要是在森林中迷路,就朝同一方向前进!

老师:一郎,请放心。现在正好要进入第三部分,笛卡儿在这里也改变了行文语感。这里谈的是实际生活下去的道德或方法方面。他提出了三个准则。

一郎:准则?又是数学吗?

老师:是行为的原理。没关系,这次的并不难。第一个准则是“遵守国家的法律与习惯”。

稻夫:呃,主张从零开始重新思考的,不正是笛卡儿吗?

老师:学问方面是这样没错,不过生活下去的原则方面就另当别论了。但是,关于这一点也有各种说法。由于当时正值天主教会积极查缉危险思想的时代,有人说笛卡儿是为了避免惹祸上身。

纯子:总觉得像被浇了一盆冷水耶。

老师:别这么说嘛。即便是笛卡儿,要是不能继续研究学问,一切就完了呀。让我们来看看第二个准则吧。那就是,“对于本身行动必须尽可能坚定果断,无论是多么不确定的意见,本身的坚定立场都必须不逊于怀抱极度确定意见的情况,一旦决定了就贯彻始终”。笛卡儿做了一个比喻,要是在森林中迷路,不要漫无目的地到处乱窜,必须朝同一方向勇往直前。

一郎:这很容易理解,只是跟学问方面的方法论差好多。现实生活和做学问,果然有很大的差别啊……

老师:可能吧。不过,那个森林迷路的例子还真是恰当呢。第三个准则是“与其克服命运,不如时时努力克服自我;与其企图改变世界秩序,不如时时努力改变自身愿望”。这也可说是谨慎保守,甚至是斯多葛式(Stoic)的克己禁欲倾向了。他是在警惕世人,别急躁地企图争取得不到的事物。

纯子:可是谈到知识总免不了有贪欲,不是吗?

老师:会有贪欲没错。不过由于是斯多葛倾向,可以说是能够基于良知加以判断,不是吗?

一郎:哦,如果只有贪欲的话,就可能窜改信息或抄袭论文了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