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宏观角度思索人生整体

老师:“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学课”终于开课了。我希望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解读世界哲学名著。这里所提及的名著,囊括古希腊乃至于现代形形色色的著作。希望能够依照基本的时代顺序,平均加以选择。那么,可以请各位参加者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吗?

纯子:啊,初次见面,我是纯子。目前就读于本地的女子高中。因为对哲学很有兴趣,所以才来参加课程。请大家多多指教。

一郎:我是一郎,三十几岁的上班族。我想对人生进行多元思考,所以来参加课程。不过,我完全没有哲学这方面的知识。纯子,你可要教我噢。

稻夫:我想我是这里年纪最大的,今年春天刚从公司退休。我想试着读读哲学,为人生的第二阶段增添乐趣。我叫稻夫。

老师:如果各位有不懂的地方,请别客气,尽管提问。也请各位多多指教。那我们就赶紧进入课程主题吧。今天所要讨论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大家知道亚里士多德吗?

纯子:他是柏拉图的弟子,也是现实主义者。我听说在拉斐尔所绘的《雅典学院》(The School of Athens)中,理想主义者柏拉图以手指天,而亚里士多德以手指地的情景,就是在象征两人思想的差别。

老师:太棒了。纯子也读过《尼各马可伦理学》吗?

纯子:我读过他的《政治学》,不过没读过这本伦理学。当我知道亚里士多德是那位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的老师之后,就对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兴趣。他应该也创办过学校吧。

老师:没错。《政治学》也很有名,是一本相关著作。今天也会谈到它。

一郎:纯子,你好厉害噢……老师,那个“尼各马可”是什么啊?

老师:大家对这一点其实并不清楚,有一说认为这是亚里士多德儿子的名字。这本书好像是为他儿子所写,所以才会慢慢被冠上这个名称。

稻夫:哇,我以前都不知道呢。

老师:那么,之后我也来陆续补充一些诸如此类的小知识吧。光是要阅读这么艰涩的书,大家应该会觉得累吧。毕竟这部著作原本可是有十卷呢。不过,译成日文文库本(平装口袋书)后,变成了两本。

我们很难逐一解读所有内容,主要先来看看核心部分。首先,这本书是在描写什么样的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希腊文中的“eudaimonia”,简单来说,也就是关于“幸福”。要怎样才能在人生中得到幸福。第一卷就是以这方面的内容为核心。

纯子:可是,没办法一直都很幸福吧。

老师:这就是重点了。亚里士多德是以宏观角度思索人生整体。据他所言,“若无法观照人生整体,就无法对于是否为活得有价值的人生”做出绝对性的判断。所以,没有单一的评判标准。他所谓的“eudaimonia”,可说是由多个要素所构成,像快乐、友情或富有……

一郎:我觉得特别是“富有”这种东西,就某种程度而言,和一个人的际遇有很大的关系吧。

老师:亚里士多德并不这么认为。我想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这部著作。他重视的是行动。而且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人都能以各自理性的力量,开创人生新局。他就这一点举出理想的人生为参与国是的人生,以及观照的人生,就是纯粹探求真理的人生。和这些相反的极端,则为快乐的人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