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侠骨的柴柔情的静(13)

2011年5月15日—2011年8月,一直在博客笔耕不辍的柴静突然静默,“柴静失踪”和 “动车记者”传闻随即而来,直到2011年8月7日,柴静在《看见》的节目《姚晨:一颗温暖的卤蛋》亮相,谣言才不攻自破。

那几个月,柴静回忆说:“离开《面对面》后还不知道干些什么,休息了三四个月思考。当年陈虻在《生活空间》里,提出的关注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现在被干新闻的有精英意识的人放弃了。觉得太简陋了,我们还远远没完成对人的启蒙,太轻易把人流失了,温润的人的滋味成了奢侈。再这样下去生产一些产品,我会越来越干燥。”

为什么选择加盟李伦老师的新团队《看见》栏目,柴静在2012年4月《看见》的北大研讨会上给出了答案。

“我来《看见》,不知道会做什么和要做什么,但是我知道我会选择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只要你尊重这个行业的规律,它就会自己长出来。其实一个平台最重要的就是对人格有要求,对节目无限制,这样的话,在这儿工作的人和采访的人,可以自由地在节目当中来呼吸。”

当时,听研讨会的我,就藏坐在她身后一米。(北大网上公布的研讨会照片,也照到了柴静背后的我,于是,意外收获了一张柴静和我的合影。)

在我前方2米的她,黑休闲T恤,蓝牛仔裤,还有依旧柴氏风格的蓝围巾,闻不到常见主持人身上的脂粉香,可我,深嗅到一股雨露青草的气息。

我深深理解她这句话。在李伦老师任制片人的《社会记录》三年,是我人生最心无旁骛的3年。从对电视的一穷二白,到有点电视审美,因为有李伦老师这样的手艺人,对节目,无情的苛求是宠爱,对个体,是硬壳里包裹的爱惜。精神明亮的人互相照耀,一个栏目散发的光泽是遮不住的。

加盟《看见》,也许是一种情怀舒展和心灵回归。

《看见》是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它的定位也远离精英意识,而是触摸大地。“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了解陌生,认识彼此;端详相似,审视自我。”

柴静说,从《新闻调查》、《面对面》到《看见》,这不是选择,我们只是一个水流,然后碰到高山、峡谷、平原,就按照水的本来面目流淌而成,水本身没有变化,水总要入江入海,这是它的规律、本质,所以就一路流下来了。

《看见》的主编王开岭(同时也是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柴静:“观众赞扬她的气质口才,我欣赏她的精神肌肤。对《看见》,她既是作品构件,又是精神上的形象大使和邮戳,她能传递这个节目的灵魂。”

《看见》时期的柴静,更多呈现的是“积极的自省意识”和“自由的灵魂飞翔”。

虽然她的博文,从不缺少价值观层面的深刻反思,甚至是检讨,但是《看见》时期的柴静,对自己发起的冲击,是一种血淋淋的解剖。

具体到每期节目的操作,某个不合时宜的表情,某句咄咄逼人的提问句子,甚至某种姿态呈现的潜意识偏执,她对自己拿起手术刀,也包容吸收了周围人的苛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