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展开攻势
英国皇家飞行兵团第41大队于10月17日展开首次日间轰炸,派出8架D.H.4轰炸机攻击萨尔布吕肯(Saarbr-ücken)附近的一座工厂,首次夜间轰炸则在10月24日到25日进行,由9架O/100型轰炸机对同一目标进行夜袭。攻势在整个1917年至1918年的冬季持续进行,到了1918年6月时,由英国皇家飞行兵团4个中队和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1个中队组成的第41大队已进行了142次空袭行动,当中有57次是轰炸德国境内的目标。
特伦查德不断地施压,要求扩大英军部队的规模,并要求在法国必须完全摆脱法国陆军的监督,这一要求在1918年6月时获得批准,成立了所谓的“独立部队”(Independent Force),由特伦查德指挥,下辖重新装备了D.H.9型机的第41大队其中3个中队,以及第83大队的2个中队。
8月时,在装备全新且经过改良的O/400型双发动机轰炸机的3个中队和1个装备改良型D.H.9A的中队抵达之后,独立部队获得了更多的战力。其中一个已经派往驻在法国的中队也已将完全过时的F.E.2b换装成O/400型轰炸机。
在1918年11月11日签署休战协定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6个月,独立部队的各中队投下了550吨炸弹,当中有些重达748千克,目标大部分为德国的机场和城镇,一共损失了109架飞机,有264人阵亡或失踪,这一事实反映出独立部队具备了更强的攻势作战能力。
1918年9月,第27联队成立(由第86、87大队组成),以完成独立部队的扩充计划。这个新单位的装备原本是新型的汉德利·佩季V/1500四发动机重轰炸机,可携带30枚113千克炸弹或是1枚1497千克炸弹;但到了休战协定生效时,预定装备给此单位的V/1500轰炸机只有3架样机送到,而被认为适合这款威力强大的新式轰炸机的任务就是轰炸柏林。
独立部队在1919年初解散,而到了此时,独立部队已经为现代战争中战略轰炸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个基础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获得验证。
海上的空战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英国和德国的海军航空兵都蠢蠢欲动,德军的飞船开始进行部署以空袭英国,同时也在北海(North Sea)和波罗的海(Baltic Sea)上空巡逻侦察,而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的飞机则攻击比利时和德国境内的目标,同时也部署在达达尼尔海峡(Dardanelles)一带,作为鱼雷轰炸机使用。
一旦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德国海军的航空作战就由该军种下辖的两个单位负责,也就是操作飞船的海军飞船队(Marine Lufts-chiffabteilung)和配备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海军航空队(Marine Fliegerabteilung);后者于1914年12月正式成立,但已经在黑尔戈兰岛(Heli-goland)、基尔(Kiel)、普齐希(Pützig)和威廉港(Wilhel-mshafen)等地拥有水上飞机基地。1914年12月,第一批水上飞机被派驻至德军占领下的比利时沿岸的基地,但到了战争即将结束的阶段,海军航空队的规模已经扩充到拥有数百架飞机,且安置于北海、波罗的海、黑海(Black Sea)西侧、土耳其境内黑海海岸以及爱琴海(Aegean Sea)沿岸地区等海岸地带至少32座基地内,主要集中在比利时沿岸;有一部分腓特烈港式(Friedrichshafen)和汉莎-勃兰登堡式(Hansa-Brandenburg)水上飞机从这个区域出发作战,并在北海的南部海湾内获得可观的战果。汉莎-勃兰登堡式还与从东安格利亚(East Anglia)基地出发的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的菲力克斯托(Felixstowe)F.2飞艇发生空对空战斗。
1916年8月11日是航空史上值得注意的一天,一架索普威斯骆驼式战斗机从一艘被拖曳航行的驳船上发射升空,于北海上空拦截并击落一架L.53飞船;就在同一天,一支由14架汉莎-勃兰登堡W.29型浮筒式水上飞机组成的机队,标定了6艘英军海岸汽船的位置,并以机枪火力击沉了其中3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