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了解与克氏教诲(2)

普:它是怎么成为事实的呢?是不是通过自我了解的过程,通过在揭示它的洞察过程中发现了这一点,它才变成了一个事实的?还是说,它是一个事实,就是因为你这么说过?

克:这个麦克风是个事实,并不是因为我说它是个麦克风,而是我们都同意它是个事实。

普:但是当你说“没有权威”时,它并不是……

克:并不是事实。词语并非事物本身,描述也并非被描述之物。那么我是不是明白了“词语从来不是事物本身”这一点?“山”这个词或者对山的描述并非山本身。这一点我明白了吗?还是说,描述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只要沉浸其中就可以了?我接受了那个描述,它让我满意,我需要那个描述。经由描述,我想要得到那个被描述之物,于是我执着于那个概念。但我并不是说要完全排斥语言表达体系。

P. Y. 戴施潘达(戴):人必须说话,人类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动物。

克:我是用语言来交流的。如果我想要告诉你一件事,我就会使用我们都懂的英语,但我们都知道我用的词语并不是我实际上的感受。

戴:没错。

克:所以词语并不是那个东西本身。

戴:但事实上,我们要借助这个连接思维过程的纽带来讲话,或者我们也可以不借助这个纽带来讲话。

克:这是两种不同的观点,不是吗?我们可以用语言来交流,也可以不用语言来交流。

戴:不,还是应该用语言来交流,但不是这个次序。语言交流上有两种次序。

克: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戴:比如说,在听你讲话时,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你讲话的方式和我们是不同的。这一点很明显。

克:你为什么这么说?

戴:“为什么?”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这是一种很确切、很肯定的感觉,就像看到这个麦克风一样真实。你的讲话方式和我的不同,我们所使用的词语只是来自于智性层面的,而你的词语却来自于一个更深层的源头。

克:我明白了,先生。

戴:你的语言来自于一个更深的层次。

克:我可以肤浅地说“我爱你”,但我也可以说“我真的很爱你”,这两者就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从语调上、语言的含义上还是情感的深度上,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仅是语言就传达了深度。

戴:让我再深入讲一点。

克:请说。

戴:那其实是一种深切而又无法形容的感受,我或许可以称之为“爱”,但事实上我不会把它说出来。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它。

克:我也许不知道确切的词语,但我可以握住你的手。

戴:是的。

克:我可以用手势来表达。

戴:是的,确实如此。但手势和语言之间没有关系。

克: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就是你想表达的意思吗?

普:不是,这不是我刚才要说的意思。我想说的是:我们在理解并加以超越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在听了你的讲话或者看了你书中的话之后,你的话确实变成了一种我们总是想努力去接近的抽象概念。

此外还有自我了解的过程,你话中的真理会在这个过程中显现出来,但这样的事情并不会经常发生。我始终认为,毫无障碍地倾听你,或许就可以为心灵带来一场本质上的转变。但是你话中所包含的真相只有在自我了解的过程中才会被揭示出来。

克:我该怎么说呢?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普: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来探究一下自我了解。我们好久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了。

克:好的,那我们就来讨论吧。让我们从讨论这个问题开始。

戴:我还想再说点儿别的:自我了解和词句之间有任何关系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