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前广州中山大学开九周纪念会时,该校生物系布置一特别展览室,题为“显微镜中之世界”,内中陈列各种微生物和人类的精虫与卵球,供游客任意参观。当时顾客最拥挤的要算陈列精虫的这一架显微镜。有的观众一看再看,恋恋不舍,致令后来者等得不耐烦,而发生口角争吵。这还是一些死了的精虫。我还记起当时有一个院长太太在闭幕之后,还特别要求参观这男性的精华、人类的种子!其热情可想而知了。看过之后,各人议论纷繁,但大致是信精虫为孕育的主体。
欧洲人也是如此的。
雷文虎克是第一个证明精虫普遍存在的学者(1677)。他当时认定精虫是生殖的功臣,是未来的胚胎,是人类的幼虫。他还劝人家不要再在母性的身体中追求胎儿的出发点,这是存在于男子的精液中。他又说“真正的胚胎因素决不存在于格拉夫(Graaf)所设想的妇人卵子之中精虫的发现经过,请参阅《蛋生人与人生蛋》。,是在男子精液里那些蠕动的小生物中。”他以为前人所说的妇人的卵巢,对于生殖子女毫不相关,卵巢对于生殖的作用只与男子的乳房相等。
意国自然科学家法利斯尼利(Vallisniri)怀着极大的喜悦,观察这精液中美妙的世界。一经寓目,立即欢呼道:“我看到了!我认识了!我认定这是真确的小虫,真之又真,确之又确的!”
英皇查理第一世看了精虫之后,便对人说道:“它的形状有如初生的蛙,头大尾长,行动敏捷。”他又很滑稽地说道:“谁都可以亲身接见自身每次爱情结果所泄的无量数子裔!”
法国大思想家佛尔泰(Voltaire)说道:“一切的哲学家,除非他们是八十岁以上的,在两性交接的时候,总要损失其产生人类的精液。”
精虫的存在,一被各方学者证实之后,从前有好些赞成卵为生殖主体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立即抛弃旧说,而信任精虫了。他们认定只有父亲是传种的主体,母亲只是营养父性的胎儿而已。他们再不相信惟卵说者所常说的胎体数目极少(通常只有一个),而相反地倾信胎儿数目原有极多;每次随父亲精液注入母体子宫中,动以百万计。母亲的责任只是供给胎儿以适当的住所和相当的养育而已;在精液之中,确有大多数已成的胎体,因为得不到适当的机会和生存的环境,中途夭死的。这是古代重男轻女的口调。
雷文虎克研究人类的精虫之后,立即用他熟练的显微术和精锐的眼光,在别的动物上考察同类的问题,希望得到更多的旁证。他说在一粒沙那么大的体质中,能含千条以上的精虫。他还证明精虫活动性之多寡,对于生殖能力大有关系。少年的精虫比较活动,老年的精虫行动迟钝。至于不能生殖的男子,便没有精虫了。他还在兔上、狗上、蛙上、鱼上和昆虫上,都看到活动的精虫。他曾拿狗的精液保存于小玻璃器中,经过七天之后,仍见有未死的精虫。他还记述过有一只雌狗,经过雄狗三次交合以后,把它解剖了,还能在它的子宫角落上和输卵管中,找到精虫。所以他便承认精虫能在雌体生殖器中自由移动位置并能生活八天到十天之久。
精虫普遍存在于动物界,这是惟精说者最愉快的事实。精虫不但能生活于雌体生殖器中(子宫中),而且能自由移动,能保持较久的生命;倘使他能够找到适当的营养和生长的环境,就能希望他发展成胎儿。这种推断,当时大家认为最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