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克制(5)

尽管说战争与党争是培养人的坚定顽强性格的最好课堂,是治疗人的怯懦猥琐性格的良药,但如果在他顺利毕业之前,在药物发挥它的作用之前,这种激烈的斗争考验提前到来,那么结果让人担忧。

对生活中的快乐和享受的感受,我们也会产生过分或者不足的感觉。这同样给我们带来了不愉快。但是,两相比较,对快乐的感受不足更让我们感到难堪。不管是旁观者还是当事人,麻木不仁比对快乐、娱乐与消遣的强烈爱好更让人厌倦。

人们总是厌烦老年人乏味无聊的持重保守,总爱沉溺于年轻人的快活,甚至是儿童们的游戏。不过,尤其是当它和具体环境,和当事人的地位、年龄不相称,以及当事人过度沉溺于它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利益时,人们还是认为对快乐的极端追求是过分的,并且对个人和社会是极其有害的。不过,多数情况下,对理性和责任感的淡漠而非对快乐的强烈爱好与追求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指责。如果一个年轻人对那些同龄人的各种消遣娱乐不闻不问,只知道谈论教条和功业的话,我们还是会鄙视他的迂腐刻板,而不会称颂他清心寡欲——即便他真的没有沾染那些堕落享受的坏习气。

人们的自我评价可能过高,也可能过低。对于个人来说,高估自己让人愉快,而低估自己则让人沮丧。但是,对于一个冷静而客观的旁观者来说,最好还是低估自己而非相反。我们最反感身边的同伴自我评价过高而非过低。如果他们在我们面前摆出一副自命不凡、高高在上的架子,我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忍不住去指责他们的骄傲与自负。这时我们就无法公正地旁观他们的行为了。

不过,要是他们能够容忍别人在他面前装模作样地摆架子,我们会因此而责备和瞧不起他们。要是他们在人群中努力得到青睐,并爬到我们难以认可的地位,尽管我们可能不完全赞同他们,但还是忍不住为他们感到高兴。而且,排除了嫉妒等因素,他们爬高给我们带来的不快,要比他们在别人面前贬低自己时给我们带来的不快轻得多。

我们经常使用两种不同的标准来评价我们行为、品质的优劣:一种是尽善尽美、完美无缺的标准,这是我们每个人的理念都认可的标准;另一种是世人只要肯努力就能实现的标准,是我们自己、同伴、敌人和竞争对手中的大多数都能达到的标准。

前一种标准要比后一种标准高一个层次。我认为,尽管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评判的标准往往有所差别,有时使用前一个标准,有时则使用后一个,但不管怎样,我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大都会或多或少地留心到这两种不同的标准。如果我们使用前一个标准进行评估的话,那么即使最聪慧的人,也只能在自己的行为和品质中看到缺陷和不足,他除了表示悔改、遗憾和谦逊外,再也说不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话。而如果我们使用后一个标准进行评估的话,我们会感到自己能实实在在地符合或达到了那个标准。

第一种标准是人们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品质进行长期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良心这个正义之神和判断正误善恶的伟大法官和裁判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聪明和善良的人全身心地敬服的标准。根据道德观察的细微和精确程度、专心致志的程度,每个人都会持有这种观念。尽管掌握的层次不同,但基本上,它们的色调还是协调的,轮廓也差不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