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品质对自身幸福的影响,兼论审慎(3)

除了关心个人的健康、财富、地位和声望之外,在向更崇高和伟大的目标迈进时的谨慎和明智常常被称为审慎,这是非常恰如其分的。从一个勇武的将军身上,一个英明的政治家身上,一个高层议员身上,都可以看见审慎的影子。可见,审慎与英勇、善良、维护正义等一些更为伟大显著的美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它还适当地制约、维系着这一切。最高级而完美的审慎体现在艺术、才干以及任何可能环境下的得体行为方式之中。它必然代表着一切理性的美德,代表着最明智的思维与最高尚的心灵的结合,代表着最高的智慧和最纯洁的美德的结合。简而言之,较低级的审慎境界与伊壁鸠鲁学派哲人的品质较接近,而较高级的审慎境界则与学院派和逍遥派的哲学品质更接近。

对于单纯缺乏审慎,或者说缺乏关心自己能力的人,高尚的人表示怜悯,俗人则会鄙视甚至笑话他,但不管怎么样,他都不会招来愤慨和厌恶。可它一旦与一些低劣品质纠缠在一起时,就会变得臭名昭著。就如狡猾的恶棍天生机敏灵巧,这虽不能使他免于猜忌,但却能让他逃过追捕和刑罚,而愚笨的家伙则在劫难逃,甚至成为人们泄愤的对象和笑料。在崇尚酷刑的国家,人们对那些残暴的行为已经麻木了,不再恐惧。但在真正以法治国的国家,则人人都会感到震慑。

可见,在上面两种国家,对罪恶的看法是相同的,但对审慎的否定看法则有天壤之别。在法制正义的国家,蠢行是最大的罪恶,而在前一种国家则不一定。16世纪的意大利上层社会,人们对暗杀、谋杀甚至雇凶杀人都习以为常。恺撒?布吉亚曾邀请临近四个小国的君王到塞内加各利亚举行友好会盟,这几个小国之君就带着他们小小的卫队如约而至了,但他们却遭受了被杀戮的命运。即使在那个无法无天的罪恶年代,这种丑行也遭到谴责,但除了名誉受到一点点玷污外,恺撒?布吉亚并没有因此身败名裂。虽然他在几年之后下台了,但却并非因为这个原因。在那个时代,作为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公使,马基雅维利也算不上最有道德的人,在这桩罪行发生时,他正常驻恺撒?布吉亚的宫廷,他用洗练、优雅和质朴的语言对此事做了完全不同于他的其他任何作品的奇怪的说明。他冷漠地评价这出悲剧,对恺撒?布吉亚的做法表示钦佩,无视被害人的软弱与不幸,默认杀人者的残暴虚伪。人们总是惊叹和赞美伟大征服者的残暴和虚伪,鄙视、憎恨小偷、强盗和杀人犯,正所谓“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前者只要爬到了王侯之位,即使他造成的危害比后者大无数倍,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成了义举,而最底层和没有地位的人的罪行则注定永远要受人唾弃。而实际上,王侯们的伪善和盗匪一样,其愚蠢和不慎也相差无几。邪恶卑鄙的狡猾之人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尊敬总要比他应得的多得多,而这样的蠢人则既可恨又可鄙。这是因为审慎和其他美德的结合构成了最高尚的品质,轻率和其他劣迹的结合则形成了最卑劣的品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