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最早的穷人经济学(1)

司马迁马虎了事、含糊其词的寥寥数语,没有交待清楚墨子到底是什么时候人,但后世诸多学者,还是从《墨子》本书和先秦其他典籍的旁证中,推断出墨子大概的生卒年限,即春秋末至战国初,也就是孔子和孟子之间的那段年月。

也就是说,诸子的重量级人物,只有墨子,亲身见证了发生在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的三家分晋。(这一年,周威烈王册命韩、赵、魏三国为诸侯。始于公元前458年的裂分晋国,至此正式定型为“三家分晋”,并获得法理承认,而划上句号)这一事件,标志着东周王朝春秋的结束和战国的开始。

春秋向战国的转变,是中国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这场革命,并非像“汤武革命”(《易传·革·彖传》)那样,一股力量取代了另一股力量,你方唱罢我登台,而是发自社会内部,由生产工具的演变,导致生产力的变化,从而引起社会关系的重新摆布。

墨子在一个最有利的历史观察点上,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的伟大变革。

那时,铁器的广泛使用,新型生产方式的普及,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释放,带来了GDP的疯狂增长,相对比值远远超出今天的规模与水平,城市化如雨后春笋,到处都很繁华,到处都是有钱人的样子。但毫无疑问,在繁华热闹的背后,穷人更多,贫寒人家更多,平民百姓更多。墨子说:“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墨子·非乐上》)这话并非虚幻想象,而是社会实情——那时候,找不到工作,并不是社会的主要问题,饥寒交迫,疲惫丧命,却是时刻要面临的可怕威胁。

墨子赶上了,看到了,大声说出了自己的话。

第一次,中国历史上,有巨大影响力的思想者,从民众的角度,发出了穷人的声音,而且是以连续、集束的方式发出。

首先是经济上,也就是生存方面。《墨子·非命上》里,墨子提出著名的“三表”论,就是世间任何理论和言论,都得先有个说话的根据和检验的标准。这个标准,第一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也就是较诸历史。第二、第三,分别是“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和“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在墨子的思想里,这是个重要而普适的标准,即,凡是对百姓有利的,就是应该的;凡是不利于百姓的,就是不该的。

《节用》提出:“诸加费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又花钱,又对老百姓没实际利益的,不干。

《非乐》篇,墨子指出,之所以反对搞那么多大型文艺晚会,反对建那么多超豪华剧院、音乐厅,不是不知道歌剧好听,流行音乐好听,民族唱法好听,而是,那些玩意儿“亏夺民衣食之财”,“不中万民之利”,“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不耗费天文巨资,不耽误正事,“好听”得起来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