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怦然心动的感觉” 7

比如说,吸尘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机器老旧不堪就扔进了垃圾桶,开始用纸巾和抹布擦拭地板,但是发觉太耗时间,所以我放弃了,重新买了一台吸尘器。

又比如螺丝刀,扔了它之后发现柜子的螺丝松了,就试图用尺子把它拧紧,结果尺子咔嚓一声对半断成两截,真是把我心疼死了。

再比如穿在裙子里面的保暖裤,我不再穿它之后身体立马受寒,还得了膀胱炎,被医生臭骂了一顿。再次穿上保暖裤的时候,那一瞬真是感觉安心又幸福啊。

这些例子当然都可以说是“年少无知”的结果,但那时候的我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心动的判断力的确还是十分迟钝的,一看到外观朴素、平凡无奇的东西就想丢掉,根本没发现那其实是让自己心动的物品。当时只是一味地觉得只有那些能让人心跳加速、血往上涌的东西才是让人怦然心动的。

但是,现在的我再不会这样想了。

所谓的怦然心动,并不单是“令人陶醉”、“招人喜欢”、“使人心跳加快”这样一种简单的魅力。朴素的设计传递出来的“安心感”、功能丰富的“便利性”、说不出的“融洽适合”以及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等,这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让人怦然心动”。

其实,如果是真的不会让你心动的东西,从一开始就不会为了是否要留下它而犹豫不决。

让人有“虽然不心动,却不想扔”的感觉的,往往只有三种东西,它们分别是:曾经让人心动但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东西,本应仍旧让人心动事实却并非如此的东西,以及不管心动与否都不能丢掉的东西。其中,第三类物品常常包括必须一直保存着的合约、印章、丧服、礼服以及红白喜事等仪式需要的物品,还有那些随意丢掉就会引发麻烦的家人、朋友或其他人的东西。

这种判断并没有什么难度,只需按照常理对物品一一进行考量,看它们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就能得到答案。

如果对于感知心动有困难,我这里有一个提升感知度的小窍门可以介绍给大家。

这就是,用赞赏的眼光重新审视那些“虽不让人心动却用得上”的东西。比如说,像是下面这种情况:

“这条光秃秃的全黑衬裙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是它能衬托出连衣裙的线条,这种低调的内涵就是它最大的魅力啊!”

“虽然螺丝刀的出场机会很少,但它能迅速高效地把柜子的螺丝拧紧,简直就是天才啊。质朴刚毅的外形和冷硬的质感都为家里增添了一种全新的感观呢。”

这样说出来好像有硬要找出优点之嫌,但真的做起来还是挺让人开心的。总之,真正的必需品肯定是能让自己幸福的东西,所以,应该积极地把必需品当作“心动物品”来对待。

这样一来,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开始发生,就算是本以为只有实用属性的东西,也由于能在生活中发挥作用,被人正视为“让人心动”的东西。在我平时的整理课上,有一个课题是“好好犒劳自己用过的每一样东西”,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心动判断力,还能发挥其他重要作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