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所有可能》 引言

《生命的所有可能》由克里希那穆提一九八五年二月在孟买进行的最后一系列公开讲话集结而成。他本打算一九八六年继续如常到那里进行讲话,但不幸的是他未能成行;不治之症使得他从马德拉斯直接前往欧亥,同年二月十七日,他在欧亥与世长辞。

克里希那穆提一九二一年第一次来到孟买,并在一九二四到一九三八年间进行了多次讲演。一九四七年印度独立之后,他与这座城市的联系从未间断,一直持续到一九八五年。除进行公开讲演之外,他还与朋友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小组讨论。这正是对话作为一种交流方式缘起的过程,其中的很多对话已经被编辑成书出版,如《传统与革命》和《探索洞见》。一九六九年和一九八四年,他也分别为孟买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的师生们进行了讲演。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孟买从一个微风吹拂的海边小镇,膨胀成为人口过度拥挤、嘈杂而又污染严重的大都市。克里希那穆提目睹了这个令人担忧的过程,他也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了这些担忧。然而在他看来,这些社会问题不过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所潜藏的混乱的外在表现。

克里希那穆提的公开讲演通常周末在位于市中心的J·J·艺术学院的空地上举行,这里有着成片成片的树荫。孟买的听众也许是克里希那穆提在全世界拥有的最庞大的听众,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他们也代表着一个广泛的跨领域的社会阶层:有学者、知识分子、政客、商人、艺术家、家庭主妇、学生,也有印度教徒、穆斯林、基督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和拜火教徒。

本书中收录的这些讲话不同凡响,因为克里希那穆提为他所谈及的诸多心理问题,提供了非同寻常的视角和细微敏锐的洞见。例如在第二次讲话中,他就不安全、碎片化、认同和恐惧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但他坚持重要的是聆听问题,同时对它们不要做任何事情。他说,这种聆听就像是在把种子播进土地里。“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让问题自己来回答——就像播入土地的种子一样。此时你就会发现种子会成长绽放然后枯萎。不要老是把它拔出来看看它是不是在生长。”这个说法就像歌曲的副歌一样贯穿在这次讲话的始终。

最后一次讲话的内容和语气中则含有一种辛辣的意味。克里希那穆提在讲话中督促我们意识到我们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从伤害、冲突、恐惧和悲伤中解放出来,我们依旧停留在自己狭隘的专门化的领域之中。他说,这种解放是“第一步”。这次讲话以一句极富宗教意味的话结束,其中包含了他深邃的洞察:“所以,如果你付出你全部的身心和头脑,你就会发现有一种超越所有时间的事物,此时就会有那样一种至福。它不在庙宇中,不在教堂中,不在清真寺中,那至福就在你身边。”

本书中还包含了来自克里希那穆提其他著作的一些节选,它们捕捉到了孟买海滨的美丽和这座城市的氛围,也体现了他对人们敏感的关怀,无论对方富贵还是贫贱。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