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的气息一(10)

那么,如果人们定居下来不是为了从事农业,他们开始这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又是为了什么?我们不知道。或者说,我们实际上有好多种看法,但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哪一种是正确的。据菲利普·费尔南德斯-阿默斯托说,至少已经有38种理论提了出来解释为什么人们开始住在社区里:有的说,因为气候变化,他们不得不那样做;有的说,因为他们希望和过世的家人待在一起;有的说,因为他们极想酿造和饮用啤酒,只有待在一个地方,才能满足这种欲望。有一种理论(简·雅各布在她1969年出版的划时代作品《城市经济》中列举了这种理论)显然是很严肃地提出来的,说宇宙射线的“吉祥簇射”使野草发生了变化,突然成为一种很有吸引力的食物来源。简单的回答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农业是以那种方式发展起来的。

从植物中获取食物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把小麦、稻谷、玉米、大麦和其他草类转变成主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成就,但也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成就。你只要考虑一下窗外的草坪就会意识到,对于我们自己这种非反刍动物来说,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草类能不能成为食物,这是不明显的。对于我们来说,把草类变成食物是一项挑战,可能要经过大量仔细的操作和持久的改良才能得以解决。以小麦为例,小麦不能食用,非得要把它变成像面包之类的某种复杂得多、好吃得多的东西才行。这就要花很大的力气,必须有人先把麦粒分离出来,把它磨成粗粉,再把粗粉变成面粉,再把面粉和酵母、盐等别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做成生面团。然后,生面团要揉呀揉,揉到某种黏稠程度。最后,还要把那团东西一丝不苟地、小心翼翼地烤。光是这最后一步的失败率就很高,因此在面包作为主要食物的所有社会里,从很早时候起就把烘烤工作交给专业人员来做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