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物质生产与社会再生产(2)

人们所从事的是不同的劳动,但是,他们却根据既定的社会标准,根据既定的社会法则和头脑中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劳动作出评价。人们劳动,他们挥汗如雨,这不仅仅是为了换取口粮,而且是为了赢得“社会评价”,并以这种社会评价来换取相应的“社会权力”分配。只是他们总是忘了问一问:这个“社会标准”是由谁制定的?

于是,谁掌握了“社会再生产领域”,谁垄断了社会法则和价值评判准则,谁就能反过来支配“物质生产领域”,从而就能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马克思说:“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因此,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

这是一个极其朴素的发现,它以无比简明的方式,道出了极其深刻的道理。而

当试图思考这样的问题或试图这样思考的时候,你就开始走近马克思了,你也就离《资本论》第一卷不太遥远了——或者说,你就开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生产—社会再生产原理,进行深刻的思考了。

沿着这样的思考方式,你就是在尝试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观察中国与世界,而从今往后,你或许会被人“攻击”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今天,中国生产了接近世界产量一半的钢、一多半的水泥,中国的棉布、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电话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发达国家超市里日用品的70%都是中国制造的——但是,2008年“按美元汇率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结果却是这样的: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2 940美元,中上收入国家为7 878美元,高收入国家为39 345美元,世界平均为8 613美元。

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然,这就是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产品是以“美元汇率”来评价的。这就是因为,那个作为普世价值、普遍标准的“美元汇率评价体系”是一个完全外在于中国、外在于挥汗如雨的中国劳动者的荒谬尺度,而在这个外在的、荒谬的价值尺度的支配下,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

实际上,比“美元汇率计算法”更离谱(违背常识)的“观念”还多着呢。

世界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和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是当今世界最具支配性的价值评价机构,它们将华尔街制造的垃圾债券评为最适宜投资的3A级,却将中国的金融机构、融资信用评为3B级,于是,今天就出现了一幕戏剧性场面:3A级的欧盟反而陷入了信用危机,竟然需要信用等级很低的“3B中国”来救助——而前者还绝不承认后者的市场经济地位。

所谓“完全市场经济”,其实是个没有人能够说清楚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借以吓人”的“观念”罢了。但是,由于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不被西方承认,按照“巴塞尔协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央政府的债权风险为零,而中国国债的风险则为100%——换句话说就是,那种认为美国国债是白条、两房债券是垃圾的说法确实是错误的,因为许多精英人士坚持继续大规模购买美国债券的理由,绝非像“愤青”们指责的那样简单,即他们“不爱国”乃至是外国奸细,而是因为:按照“OECD们”制定的标准,中国国债的风险比美国的垃圾债券还高百倍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