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2)

培根21岁时,当了律师,两年后便当选为国会议员,真可谓少年得志。但他仅仅担任一个没有实权的法院书记,而且一干就是20年。据说是因为他反对过女王提出的某个法案,而且他的生活奢侈无度,完全超过自身经济状况,不得不到处借债,成了一个有名的“负翁”。所以女王对他并不信任,拒绝委任他任何要职。

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后,詹姆士一世继位,从此培根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十余年间,先后出任过副检察长、首席检察官、枢密院顾问、掌玺大臣、英格兰的大陆官等要职,还先后受封为爵士、男爵、子爵,成了英国政坛的一个显赫人物。在此期间,他还出版了大量哲学和文学著作,可谓硕果累累。

但是,乐极生悲,培根对钱财的不谨慎,终于使他倒了大霉,他因为接受诉讼当事人的“礼物”,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遭到起诉,培根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4万英镑,并监禁于伦敦塔内。不久后,国王赦免了培根的罪罚,并免除了对他的罚款,但将他逐出宫廷,终生不得担任议员和任何官职。从此,培根身败名裂,政治生涯也就此断送。

在培根的职业生涯中,有些成果的取得,并没有走捷径,例如发表的作品,都是他心血的结晶;有些成果的取得,却走了常人无法涉足的捷径,例如职务的累累升迁。至于收受贿赂,更是走了邪径。这自然成了“最坏的路”。捷径和邪径其实有着内在联系,由于成功来得太快太容易,难免对自己产生错误判断,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观念的自我放大,难免导致行为的不谨慎,一个生活奢侈、到处借债的人,观念、行为都背离了常识,只要稍稍放松自律,就很容易步入歧途。

所以说,从眼前的得失看,“最近的捷径”好像是最好的路;但从长远来看,它很容易变成“最坏的路”,使自己跌入陷阱。

人生哲思

任何不是靠辛苦努力获得的东西,都值得怀疑。它将带来福还是祸,难以预料,用不着沾沾自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