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社会中的城市老龄化与治理(16)

从多元主义的视角看,特定的阶段特定的组织可能会出现选择性行为,但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在一个更长的时段里,竞争与学习的增强会有助于组织生态链的出现,从而社会参与趋向于匀质。

(2)自主互助的养老服务模式的路径选择与外部衔接

当前中国的城市发展处于一个“未富先老”的阶段,在经过一个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急剧变迁后,目前中国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审慎的结构调整期,国际经验显示,经济速度放缓的时期往往也是该地区大力调整福利政策与压缩福利惠及范围与程度的时候,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与少子化同时并加速出现,城市社会福利诉求依然旺盛。这一方面将导致持续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已有的养老服务人员结构与数量都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必须改变过去的粗放“经营”方式而走向集约化。

①充分重视养老服务中的参与主体性,推动养老服务利益表达的有序聚合。

在“未富先老”背景下,围绕养老服务形成的利益表达将持续增加升温,它们正是当前城市多样复杂的社会权利诉求的一部分,这使得各种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以及文化的身份与权利意识交叉叠加。重视老人以及社会各群体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利益表达并通过平台建设使之有序聚合,这既是未来养老服务管理的大势所趋,也是对城市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探索。建设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利益表达平台,是充分重视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的主体性的根本表现。

从更大范围看,丰富多样的养老诉求,哪些应该由社会、市场或家庭来承担,社会上的讨论并不多见,我们需要公共空间容纳社会关于养老需求内容与标准的深入讨论。而且,老年人需求得以表达的渠道正在日益拓宽,比如,随着老年人权利意识的增强,老年人通过信访机构、调节机构等维护自己权益的情况渐增;人大与政协委员代表老人表达利益需求;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注重调查研究,以更准确地把握老人需求;向学界开放,令更多学者成为老人需求的发现者或代言者;等等。但是,第一,老人自治组织参与提案的制度框架还不清晰顺畅;第二,多样化利益表达聚合渠道分散在各部门,执行优于聚合讨论。这样难免政出多门,政策偶发且碎片化犹如“百衲被”。多样性且具体化的服务需求难以在(老人与其他)群体间、事项间寻得普适性的均衡。

②确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价值定位。

首先,确立上海养老服务体系的价值定位需要考虑养老服务的制度公平性。当前上海的养老服务涉及的内容日益庞杂:有基于个体化的福利制度,即包括养老金与医疗保障在内的养老保障体系,还有基于家庭的代际供养体系,还有基于社区的养老服务与照顾体系。这三重体系下,个体、家庭、市场、社会、政府都参与到了养老服务的供给体系中。政府对于养老服务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巨大的财力支持下,上海的养老服务获得巨大发展。然而,越来越多的价值疑惑也随着养老服务的推进而不断浮现出来,它表现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