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李明扬押运弹药(1)

部队是在一个漆黑的雨夜出发的。

陶勇和卢胜走在最前面,战士们背负着沉重的弹药紧随其后,哑巴挑着团部的行李箱愉快地东张西望。他是陶勇在一次战斗中的“战利品”。

那是在一次战斗后打扫完战场准备撤退时,几个战士绑来一个人,看着挺壮实,而且脖子梗梗的,一副犟模样。

“这不是个日本人吧?”张道庸观察了一阵说。

“不是鬼子也是汉奸!要不怎么会躲到鬼子的床底下!”一个排长说了抓住这个人的经过。正说着,那个被绑的汉子呜呜哇哇地喊起来,身子使劲摆动着,想说话但说不出来。

“他是个哑巴。”张道庸判断出来,立即让人给他松绑。估计是个被鬼子拉来的民夫,就把他放了,并给了他两块银元。怕鬼子的援兵赶到,张道庸命令部队准备撤离。刚走出两步,哑巴冲过来抱住张道庸,把大家吓了一跳。从他的比画中,众人知道他是不想走,要留在新四军。

张道庸犯起难来:现在战事这么频繁,条件又这么差,哑巴可怜是可怜,可带着他怎么打仗呢?

谁知哑巴虽哑,却不笨。见张道庸在犹豫,他抢过一个给团部挑东西的战士的扁担,放在自己肩上,朝下压了压,使劲点点头。

“你当我的挑夫?”张道庸明白哑巴的意思,问道。哑巴的头点得更重了,像捣蒜一般。张道庸拿目光征询卢胜的意思。

“你要喜欢,就给你当挑夫吧。”卢胜也很同情哑巴。

哑巴不等张道庸说话,伏下身子挑起担子就走。看来他是光哑不聋,更不傻。张道庸看他那副模样,竟大笑起来:“这下好,我这个‘傻子’再配个哑子,还不得让人取笑?”

卢胜也逗道:“这有什么要紧?‘傻子’配哑巴,等于长袍配马褂,正合适!”

这是哑巴参加新四军后第一次跟部队行军。南方的道路一下雨便泥泞拔脚,弄不好会一跤摔在地上。听见点动静,陶勇总是大眼珠子一瞪,压低嗓门向后面传令:“注意隐蔽!”

前面就是敌人封锁的宁沪铁路了。两道铁轨在夜色中闪着寒光,远处传来火车的铿锵声。负责接应的内线还没到,部队只好在泥水里停下来。

从朱荡出发以来,还算顺利。先是通过宁杭公路,接着渡过运河,都没有同敌人正面接触,不知眼前这道封锁线如何。

这时,不远处传来了联络暗号。陶勇兴奋地击掌回应,然后对身旁的卢胜说:“来了!”

来人是苏北特委和叶飞派来的联络员。陶勇部队跟着联络员来到挺纵三团的驻地后,受到热情接待。卢胜跟叶飞的部队很熟,熟人都跟他问这问那,也有人想调到他和陶勇的部队来。李明扬派来的陈玉生对此十分羡慕,他对陶勇说:“这在我们那边未曾见过如此亲密的,还是自己的部队亲切。”

陈玉生是留在李明扬第八支队的共产党员。这次押运枪弹,李明扬派他率八支队陪同前往。李明扬亲自找来陈玉生,拍着他的肩膀说:“这个任务只有你胜任,我信任你。”

陈玉生本来不愿意出面,但又怕引起李明扬的怀疑,只好带着李明扬慰问新四军的款项来见陈毅。

陈毅同意陈玉生一同押运,但怕目标太大,不但起不到押运作用,反而可能招致日军打击。最后商定八支队和新四军各出一个营共同押运。陈玉生便把支队大部留在扬中,亲率一个精干大队,穿越五道封锁线赶来竹箦桥,与陶勇等人共同上路。

陶勇率部把这一百多担弹药安全送到泰州,那里是“二李”(李明扬、李长江)的大本营。交接完毕,他带着部队秘密开往邵湖的元闸,派人四处寻找渡船,准备穿越日军的第四道封锁线。

夜幕笼罩大地,洼地雾气沉沉,湖水不时向上泛着银光,岸边茂密的苇丛,仍在微微摆动,沙沙声十分奇妙地穿过广阔寂静的夜。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水鸟的鸣叫。

一个小个子侦察员跑来报告:“陶司令,船已准备好了。”

陶勇马上跟着侦察员走上堤岸,只见十几条渡船从芦苇丛里悄无声息地漂了出来。

陶勇低声命令:“部队分两批渡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