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内在性格决定了其“自我监控能力”的高低。那些具备高度自我监控能力的人,更容易捕捉到社交线索,从而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及被他人认知的方式。自我监控能力高的人时刻准备着,愿意并能够规范自身的行为,以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与之相反,自我监控能力弱的人则忠实于他们的个性,倾向于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保持一致,不加改变。
两相比较,显然是自我监控能力高的人更能赢得社会交往的胜利。根据一项调查,一名具备高度自我监控能力的女士,在进入一家新公司18个月后,她的知名度和与公司其他员工的关系,和另一名自我监控能力较低的老员工用13年以上的时间所建立的社交关系处于同一水平。
18个月等于13年!这是何等巨大的差异啊!
西施凭借着先天性格带来的内质吸引力上的优势,善解人意,温婉柔顺,赢得了夫差的深度迷恋与宠爱。西施在吴宫中虽然只是侍妾的身份,但却开始享受起妃后的待遇,出入礼制,与夫差的正妻爱妃没有任何差别(伍子胥和伯嚭也正处于自我监控的两个极端,所以他俩在争宠夫差上也表现得截然不同)。
西施的风头一时无两,自然激发了与她情同手足的郑旦的嫉妒之心。
两性亲密关系的建立,往往是社会比较的结果。俗话说的“门当户对”、“郎才女貌”,都是对男女双方匹配价值的一种对比与衡量。这种对比与衡量,既存在于结成亲密关系的男女之间,也存在于为亲密关系而产生争夺的竞争者之间。由此,匹配价值的差异也随之成为嫉妒的导火索。
具体到夫差与西施郑旦之间的三角关系,上述两类价值匹配差异都相应的存在。
首先,在郑旦与夫差之间,郑旦的匹配价值明显较低(除郑旦之外,夫差还可以有许多别的选择)。
其次,在郑旦与西施之间,郑旦的匹配价值还是低于西施(夫差对西施的偏爱,让郑旦觉得西施与夫差更般配)。
匹配价值在比较与衡量中的双重不利,极大地加剧了郑旦的嫉妒烈度。
同时,男女两性在嫉妒上也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对果断自信、有权威的竞争者更为嫉妒,而女性对比自己更漂亮的对手更嫉妒。但无论如何,基于亲密关系的嫉妒的本质就在于感觉到竞争对手比自己更加胜任,匹配价值差异更小,而不一定绝对拘泥于竞争对手比自己更为漂亮(就女性而言)。
在外形上,西施其实并不比郑旦更漂亮。两个人的差异体现在性格上。西施的性格优势,使之更善于“狐媚惑主”。所以,对郑旦而言,虽然无须嫉妒西施的漂亮,但还是要嫉妒她的迷人。
嫉妒带来的挫败感,往往会引发报复感。
在一项设计精妙的心理学实验中,实验者指派一名助手假扮成一个薄情郎,先是和一名女被试“巧妙”发展了出了一种相互喜欢的感觉(为便于表述,接下来我们用“初恋女友”来指代这名女被试),然后借助实验的环节安排,故意“移情别恋”,转而与另一名女被试(“第三者”)卿卿我我。“薄情郎”当着“初恋女友”的面,公然与“第三者”调情,自然会成功地激发“初恋女友”的强烈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