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在的生存在世 5

用具是此在在操劳打交道之际对之有所行事的东西,如书写用具、工作用具。此在所使用的任何用具并不单单是这一用具本身,而是与其他用具相互关联的整体。因为任何用具本质上是一种“为了做……的”东西,即总是包含了它的“何所为”,是“为了做……之用”的方式。在这种为了做的结构中有着从某种东西指向某种东西的指引。例如,书写用具是从纸张笔墨到桌椅门窗房子的整体。

工件是处在劳动中的东西或者正在被做着的东西,如正在制作着的鞋,正在组装着的手表。工件的存在也是一个整体。工件在本质上有它的“合用性”。在它的合用性中,工件总已让自己的合用性的“何所用”也一同来照面,如制作着的鞋是为了穿、装好的表是为了读时。因此工件承担指引着整体性。

同时,由于制作本身就是把某某东西用来做某某东西,在工件中同时就有着指向“质料”的指引,被指向的是毛皮、线、钉子等。毛皮是由生皮制成的;生皮来自兽类,它们是由其他此在来畜养的。即使有些兽类是来自自然,但既然它们已经进入制作过程而成为周围世界的一部分,它们也就变成可通达的了。锤子、钳子、针等,它们在自己身上都指向它们由之构成的东西:钢铁、矿石、石头、木头等。由此,自然通过被使用而一同揭示着,与工件、用具形成了一个整体。

制好的工件不仅指向它的合用性的何所用,它的成分的何所来,而且包含着指向承用者和利用者的指引。工件是被按照“他”而量体剪裁的,在工件的生产过程中,“他”也在。也就是说,承用者和利用者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我们的世界也一道来照面。

因此,用具、工件以及与它们所作用、所指引的东西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因缘整体”,而这一“因缘整体”归根到底要回溯到一个“何所用”上,这种何所用也就是“为何之故”,这种“为何之故”总是同此在的存在相关,是为此在生存的某种可能性之故而“存在”。例如,我们称之为锤子的东西(上手的东西)和锤打有缘;因锤打,又和修固有缘;因修固,又和防风避雨有缘;最终,这个防风避雨之所为此在能避居其下而“存在”,即“为此在存在的此种可能性”而“存在”。

因此,世界之为世界本身是此在的一个生存论环节。世界在存在论上绝非那种在本质上并不是此在的存在者的规定,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世界就是此在作为存在者向来已曾在其中的‘何所在’,是此在无论怎样转身而去、但纵到海角天涯也还不过是向之归来的‘何所向’。”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译本,94页,1987;德文本,76页。

可以看到,不管海德格尔自己在这里是否已经意识到,他对此在在世的第一个环节的分析表明了两个方面:此在在世的能动性和社会历史制约性。一方面,此在总是为了自己的某种可能性之故而使世界成为它生存的一个环节,世界是作为此在生存的可能性而成为世界的;另一方面,此在总已处于历史已经形成的特定的世界之中,这个世界的根本状况又是此在无法随便改变的,因而总是受这种特定的世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体来说,此在为什么会使用这样的用具,为什么制作这样的工件,为什么处于这样的操作方式之中,为什么处理这样的质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为了做……之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为何之故”,等等,从根本上都是当时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此在不能随意选择自己生存的世界,它只能在特定的世界中生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