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德格尔在西方乃至全球思想界的影响日渐显著。不少人把他誉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甚至把他誉为20世纪西方哲学最伟大的两个巨人之一。不管这样的评价是否恰当,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他的理论正在对当今人类的思想和实践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之所以如此,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整个一生的思想进程聚焦了现代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抓住了现代人类历史的重大特征,形成了极其艰深而又极具现实性的人学理论。

人的问题是历史上不少哲学家所关注的重要哲学问题。海德格尔的一生之所以会走在人学之思的道路上,无疑与他自己的生命历程和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

1889年9月26日,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出生在德国巴登地区的一个叫麦斯基尔西的乡间小镇上。平民清贫的家庭,乡间纯朴安静的生活,无疑对海德格尔的童年心灵有着深刻的影响。

1903年,海德格尔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从镇上的小学毕业,在天主教会的资助下到康斯坦茨上教会寄宿学校和那里的文科中学。中学时代往往是孕育着一个人以后走上什么样人生道路的时代,这一点对海德格尔来说尤其如此。他正是在中学时代开始对哲学发生兴趣的。1907年的夏天,他在翻读弗兰茨·布伦塔诺的著作《论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的多种意义》时,碰到了“存在问题”。这一著作成了少年海德格尔初涉哲学领域的主要帮助和引导。然而对它的阅读使他对存在问题困惑不解:如果人们在多种含义上论及存在,那么,究竟哪一种含义是根本的含义?正是对存在问题的迷惑,为海德格尔后来走上存在之思、人学之思的道路播下了不息的火种。

不过在这时,海德格尔的职业目标还是想成为一名神职人员。所以,他在1909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弗莱堡大学时,注册的是神学。在学习神学的同时,他在中学时代形成的哲学兴趣继续增长。当时的哲学必修课令他十分不满,他便开始阅读哲学家们的著作,思考了大量的哲学问题。没有料到的是,这种刻苦的学习以及过度的体育运动加重了他的心脏疾病,使得他不得不回家休养。这使他将来从事神职工作的理想成了泡影。

由于这一原因,从1911年秋,海德格尔到自然科学系注册学习。对数理化的学习不仅没有减弱他对哲学的兴趣,相反,由于不必去听哲学系的必修课,因此他有大量的时间去听其他哲学课程,特别是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著名代表——李凯尔特的课程。在这样的学习中,他学会了如何把握哲学问题,了解了逻辑的实质,同时对亚里士多德哲学、康德哲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他的博士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理论》,就是以现代逻辑和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为指引的。

1913年7月26日,他的博士论文在施奈德和李凯尔特主持的答辩会上获得通过,他被授予博士学位。从此,他开始了一个学者的生涯。

1916年,李凯尔特去海德堡大学接替退休的文德尔班的教授职位,而胡塞尔则从哥廷根大学来到弗莱堡大学出任哲学系教授,海德格尔有机会直接受教、了解和思考胡塞尔的现象学,这一事件的发展对海德格尔前期人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