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之智与自知之明:巴纳姆效应

1948年,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了巴纳姆效应的存在。巴纳姆效应是指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这反映了他自己的人格面貌。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他的母亲常为此担心。爱因斯坦从来都不听从母亲的告诫。16岁那年的一天上午,父亲拦住将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父亲说:“昨天我和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爬上去,下来时,杰克大叔仍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钻出烟囱后,我们感觉很奇怪,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却一点烟灰也没有。  

“我看见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的脸肯定也很脏,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好好洗了洗。而杰克大叔看我钻出烟囱时很干净,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就草草地洗了洗手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话他,还以为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后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能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正因如此,每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干扰,迷失在环境当中,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干扰和暗示,从而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能十分准确地揭示自己的性格特点。

那么,如何才能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呢?有以下几种途径。

1. 要学会面对自己。

有一个测验情商的题目,是这样的:一个落水昏迷的女人被救起后,醒来发现自己一丝不挂时,第一个反应会是什么?答案是“尖叫一声,然后用双手捂住自己的眼睛”。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不愿面对自己的例子。因为自己有“缺陷”,或者自己认为自己有缺陷,就想通过自己的方

法把它掩盖起来,但这种掩盖实际上也像上面的落水女人一样,是把自己眼睛蒙上,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要认识自己,首先必须要面对自己。

2. 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明智的判断力。很少有人天生就拥有审慎的判断力,实际上,判断力是一种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没有相当的信息收集,很难作出明智的决断。有一个替人割草的孩子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这个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这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孩子便挂了电话。孩子的哥哥在一旁问他:“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孩子带着得意的笑容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可以说这个孩子十分注重收集关于自己的信息,因此,我们就可以推测他的未来以及可能取得的成就绝非一般小孩子能比。

3. 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在比较的时候,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才能认识自己,并且比较客观。

4. 通过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成功或失败来认识自己。越是在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就越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有人说“成功时认识自己,失败时认识朋友”,但归根结底,我们认识的都是自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