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巴黎——马奈的影响(2)

一八六三年马奈画的《奥林匹亚》显然是受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的影响,也是一名裸女斜躺在床上,看着画面。

为什么这张画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为什么媒体以大量篇幅报道,以漫画来讽刺,认为是巴黎艺术界天大的丑闻(scandal)?为什么这张画在展出时甚至惊动了法国执政的拿破仑三世,也要到现场观看?所有媒体都在等待最高首领的御口金言,法国已经因为这幅画分为保守与开明两个壁垒分明的对立阵营。

皇帝的一句话,正是势均力敌的对立双方关心的最后一根可能压倒对方的稻草。

拿破仑三世必须表态,他是保守派拥护的皇帝,是法国大革命以后保皇党复辟的产物。

拿破仑三世在画作前说了一声:“可耻!”匆匆离开了。

保守派大乐,因为皇帝表态了。

然而年轻一代渴望改革、渴望共和、渴望开明、渴望人性解放的知识分子哗然了。

好像他们忽然借着这一事件看清楚了政权彻底无可救药的保守腐败。

重要的作家像左拉,像诗人波德莱尔(C. Baudelaire)都纷纷写文章称赞马奈的作品。

“马奈画出我们自己的时代”——反击的声音这样宣告。

是的,“奥林匹亚”不是“维纳斯”,她是巴黎当代的一名高级妓女。她的颈项上戴的丝绒项饰是当时女性最流行的饰品,她脚上的高跟拖鞋也一眼看得出来是流行的品牌。

裸女是赤裸的,但是她身上的几件饰物都标明了她的“时代性”。

“时代性”正是争议的本质,年轻的画家兴奋地围绕在马奈身边,尊称他为“父亲”(pére),因为他们长期以来在官方保守评审的把持下,没有机会入选国家沙龙,没有机会展出,他们必须组成落选展(Salon des Refuses),对抗霸道保守的国家美术机构,对抗数百年来一成不变的僵硬的美学学院传统。

借着一次惊世骇俗的丑闻事件,他们终于有机会宣告新的美学主张,他们要大声地说出来:“是的,这不是维纳斯,这就是当代的裸女。”

画里有当时巴黎贵妇都有的北非黑人外劳女仆,正在拿来爱慕者送上门的花束,这不是维纳斯,是新时代有血有肉的女性裸体。

“丑闻”使革新者聚集在一起,他们以马奈为中心,日日聚集在新开的咖啡店、啤酒屋,朗读攻击他们的媒体言论,朗读支持他们的评论文字,他们——包括印象派以后最主要的成员雷诺阿、巴齐耶、西斯莱、塞尚、德加、毕沙罗,当然,还包括了刚刚到巴黎的莫奈。

马奈的“丑闻”事件,终于使多年不断在国家美术沙龙评审中落选的画家有了抗争的中心凝聚力量。

“落选展”声势越来越大,逐步压倒“入选展”。莫奈的《日出印象》就是一八七四年“落选展”展出的作品,也被当时的保守媒体当作“丑闻”看待,然而“落选展”已经在民间有了基础,印象派于是成立,而这些多年围绕在马奈身边的年轻画家也自然习惯性地称他为“印象派之父”。

马奈有点像无意间被反对党捧起来的画派领袖,一直到一八七四年“印象派”正式成立,马奈才跟这些年轻辈画家出外写生,开始用印象派的外光技法作画。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