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容易失去自我的心理因素 3

假我和脆弱的自我

为了适应社会,保护自己免受他人的暗箭伤害,我们从小就懂得隐藏真正的感受和真正的自我;为了让自己显得更有自信、更有见识、更独立,我们塑造假我。但是,男人和女人所欲塑造的假面具各不相同。

虽然男人被视为较强的一方,事实上,男性自我比女性自我更为脆弱。大部分男人被迫隐藏自己的缺点和软弱,而躲在自信、独立,甚至虚张声势的面具底下。男人的自尊通常是以他看起来有多强壮和自信而定——也就是他自持的方式和仪表如何。

通常来说,越缺乏自尊的男人,就越喜欢戴上虚张声势的假面具。例如许多出身贫民区的男孩和男人,会戴着“流氓”的假面,以弥补从小生长在贫穷环境、缺乏父亲形象的男性爱与引导所造成的适应不良,并以武装自己来面对常有的暴力威胁。

通过阅读玛丽·派弗的《拯救奥菲莉亚》,我们可以了解到女孩在中学之后自尊心会直线下降。但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许多情况下,青春期男孩的自尊心比女孩更容易低落。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维乐丽·李女士针对九千名八年级男女学生所做的独立研究发现,在许多可以测量出自尊心的学业项目中(诸如参与学校活动、阅读习惯、成绩等),女生的表现都比男生好。这项结论与美国教育部对八年级和十二年级学生所做的类似研究的结果相符。

为了舒缓对自我形象的恶感,女孩子经常在现实生活中放弃己见,而以依附别人换得表面的好感。男孩子倾向以“假我膨胀”隐藏不足的感受,女孩子则常产生所谓“泄气的假我”——她们之所以泄气,是因为不好的自我形象反映出弱点、不安全感,而虚假则立基于幻想。依附就能得到人们支持的想法,则会投射到外在世界。女孩子以为,只有当她被动、顺从且服膺于她寻求感情支持的人时,她才会感到安心及真正“被爱”。

对这个泄气的假我而言,“证明”自己被爱是安心的基础。因此,借由拒绝和理性化,女孩学会成功地躲开心上人的退缩或拒绝。例如,如果男朋友以言词攻击,青春期少女会理性地解读为:“他之所以攻击我,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沮丧,而不是因为我让他生气。”

许多女孩默默承受攻击,而不是为自己着想,并让男朋友知道,她不喜欢这样被对待(冒着被抛弃的危险);反之,女孩告诉自己无所谓,之后更爱男友,并相信只要有耐心和爱,一切都会过去。

独立与个体化的需要

《纽约客》杂志上刊登过一篇谈论成功女商人的文章,哈佛大学教授吉丽甘女士在文中表示,“在爱情关系中,尤其是独立的问题,两性的体验各有不同”。她认为,“男性有人际关系的困难,而女性则有个体化的问题”。

个体化意味着:确认自己是个独特的、个别的自我,且与父母及其他权威人物有别的过程,发展自我的过程。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心理发展的目标在于个体化,并允许绽放个人独特的人格。女孩子被认为难以个体化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和母亲同性,所以无法发展出完全不同于母亲的差异性与个别感受,而这也扩及其他人际关系。相反地,男孩和母亲性别不同,可以发展出迥异于他人的强烈自我感。

孩子无法发现自己的主体性,除非先从父母和其他权威人物身上释出自我。这种情况发生在青春期,这时期的男孩女孩都开始质疑父母、学校和同龄人的价值,并反抗父母和所有权威人物。这是他们迈向完全的、成年的主体性的必然过程。

无论如何,男孩在这一过程中比女孩得到更多的宽容。相同年纪的孩子,父母可以允许男孩晚点回家,女孩却不行;男孩可以参加很多被认为是“危险”的活动,诸如摇滚音乐会、周末郊游和春假。男孩子被期待要付出行动,即使惹麻烦也无所谓。古谚说:“男孩子总是男孩子。”指的就是说,男孩子天生就是要行动、叛逆,女孩子则被期待顺应社会价值观。

女孩子经常被鼓励留守并依靠家庭。当然也有一些父母牵绊儿子多过于绑住女儿不放,因而一直依赖儿子,阻碍儿子独立、离家、开创自己的生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