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议 1

李惜君这一夜还真没睡着,躺着想起心事来。说起来,他这人也挺曲折的。

能够到海源市府办公室工作,进入市府办公室,围着权力中心打转,他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李惜君的老家在海源市顺风镇一个叫黄竹坑的偏僻山村里,他爷爷、奶奶当年从岭州蕃峪逃难到此,淳朴的村民接受了他们。这个落后偏僻的小山村,还请他爷爷做了乡村教师,因为他是村里唯一识得几个字的。就这样,这户李姓人家就在山沟里生存下来,独姓独户,几代单传。解放后,李惜君爷爷因为半个“臭老九”的身份,在频繁的政治运动中过早地结束了坎坷的一生,没多久奶奶随着爷爷而去。到了李惜君父亲这代,基本上已经和山村的普通村民没什么区别了,平时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和土坷垃打交道,农闲时打打零工,挣几个血汗钱,买些盐巴、豆豉、咸鱼之类的,日子过得清淡、艰难,却从来没干过耍滑弄奸的事情。改革开放之后,李惜君的父亲曾去岭州蕃峪找过亲人,也不知道是当年死于战乱还是走失,半个亲人的影子也没找着。这个曾经的蕃峪大户人家就这样窝在一个小山村里,没落了。可贵的是,祖上留下的家训维持了精神血脉。李惜君的妈妈没多少文化,她常常用来教育孩子的话,翻来覆去就是几句“勤有功,嬉无益”“吃苦当吃补”“吃亏有福报”。妈妈的话经常在他耳边聒噪,深入骨髓,融入血液,使他一生受益。

五岁多一点,李惜君第一次走进课堂。老师看着这个吊着两条鼻涕虫的小不点,作难了,说这么小的个儿,还是过两年吧。架不住他妈妈的苦苦央求,老师无奈地说,那就试试看,一个月后如果读得下去,再交五十块学费也不迟。谁知没过两星期,老师就兴冲冲地亲自上门收了五十块钱学费,说这孩子不得了,瘦瘦小小的,没想到脑袋瓜子这么好用,上课专注,思想活跃,领悟能力明显比其他孩子高一截,将来肯定有出息!从此,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成了他们村唯一考上省级重点高中海源中学的学生。

哪怕在尖子荟萃的海源中学,李惜君也是数一数二的学生。那年高考,李惜君果然没有辜负父母和老师的希望,以全海源市第一高分的成绩被浙江大学文学院录取。更让他振奋的是,他题为《我想握住你的手》的作文竟然获得了满分,是全省仅有的五个满分作文之一。海源出了个“文章状元”消息传来,成了全市街谈巷议的一大新闻。这一年,李惜君让全市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大四那年春节,正在为工作发愁的李惜君在同学会上碰到了海源中学的刘校长。刘校长悄悄地把这个得意门生拉到一边,问他想不想到文联去工作,那里正准备招一个签约作家,属于事业编制。如果想去的话,他可以帮忙找一下在文联搞行政工作的表弟。李惜君万分感激,谁料文联分管人事的领导扭扭捏捏向刘校长提出一个要求:安排李惜君进文联可以,但刘校长必须帮忙把他那吊儿郎当的小儿子安排进学校教书。刘校长咬咬牙说:“行!只要李惜君能够进文联,你儿子的事我来办。”他花了很大力气把那小子安排到学校去做行政工作,也就是管管后勤。就这样,李惜君幸运地撞进了市文联,做起了签约作家。说是签约作家,其实主要工作是做《海源文艺》杂志编辑,平时无所事事,清闲得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