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世价值(1)

最近,在内地大报,又有人批判起“普世价值”来了。这不过是旧调重弹,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日子里,这种批判还会少吗?但是什么气候,才又掀起这个“反击右倾翻案风”呢?

所谓“普世价值”,就是说有一些价值观,应该是普世公认的。比如说对每个人的自由、民主等基本人权的保障,以民为本的人道主义,法律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进而具体到每个国家的公民,都应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的自由等等。

当然,有些价值观,不同的阶级并不太一样。资本家希望赚钱越多越好,草根阶层希望他们的职业、工资、福利等等会获得应有的保障等。

如果说没有“普世价值”,那么人类社会便乱了套。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分成阶级或阶层,各有各的价值观,但一套公认的,全民性的“普世价值观”,还是应该有的。

普世道德观和普世交通文明

如果,换个说法,也应该有“普世道德观”。正直,不偷和拐骗,实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又何曾不是普世的道德观呢。

再缩小一点来说,以交通为例,也有一个普世的交通规则和文明。只是有些地方,驾车人士和行人并不遵守罢了。比如驾驶者应该照顾行人,斑马线必须停车让行人过马路,大型货车不应占用快车线。这种普世交通文明,照笔者环游世界的观察,在欧美西方国家执行较好,而大陆和香港执行较差,但大陆的长江三角比珠江三角要好,香港又比大陆的要好。

所以,普世价值、普世道德、普世交通规则,这一切都是有一个普世标准的。过去我们对西方一些国家和舆论,以普世价值来批评我们的不足,都看成是不怀好意,是以普世价值来压我们,甚至说就是“和平演变”的一手,这种看法,既是片面,也对改进我们的各项工作,十分有害。

造假成风便是破坏普世道德

记得在“文革”时期,笔者曾回大陆,那时候全国青年学生既起来“造反”,又提倡学习工农。但他们不是学习工农的朴实、刻苦和有劳动观点,而是学习他们的一些陋习。如讲“粗口”,不清洁、随地吐痰等等。笔者亲眼所见,有一些花样年华的女学生,竟满口秽言脏语,谈吐时常出现“三字经”,令人惊讶不已。她们以为如此才是工农化,难道这就是“破四旧”、“反封建”、砸烂旧社会的一切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