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体会”的体会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最近在杂志上写了一篇短文,引起了本港传媒的注意,但并没有评到点子上。现在就我所知和读文所得,略抒己见。

田纪云是一位有新思维的人。大概在18年前,北京开“两会”的时候,我在全国人大广东省代表团上发言,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选举办法,应该把常委的差额选举,进一步提升到副委员长一级。这个建议没有获得接纳,至今如此。但坐在我旁边,前来列席会议的田纪云,却轻轻地抛出一句:“人家的总统也是差额选举的嘛!”

他虽然不是公开说,以他的身份这样表态也不大方便。但他的这句话,给我留下这是一位开明领导人的印象。

后来有一次会议期间,他又碰到了我,忽然说有一份文件要给我看看,我不知道他要给的文件是什么,但后来却没有下文。不过证明他对我有点印象。他要给的也许是什么文稿之类的东西,或者涉及人大制度的改革,要听听我的意见。那时他已经转到全国人大,担任副委员长了。

评人大文字撞了板

这一次他的文章,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说领导人要“心胸开阔,能够听取不同意见”,不应“一触即跳,动不动就训人骂人”,这样人们才“敢讲话,讲真话,不担心抓辫子、戴帽子,打棍子”。

回忆我在九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之前,在香港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人大欠缺前进姿态》,指出“全国人大要成为真正的最高权力机关,民主选举是重要关键”,并说“要有一个逐步推进的差额选举时间表,几十年不变,不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后说,“全国人大每年的会议都应该有一种前进的姿态”。

今天看来,这仍然是一个平和的意见。想不到竟激怒了全国人大的领导人,引起一场风波。有人果然“一触即跳”,对讲真话的一点也不宽容,实在“缺乏领导干部应有的水平,更非政治家的表现”。(田纪云语)

老生常谈有针对性

田纪云的另一点重要意见,是说高级领导干部,“要激流勇退,不要恋权恋位”,“千万不可再利用各种关系干预朝政,对现在的领导人指指点点”,“不要再对跑下一棒的人指手划脚”。而且他还指出,用人要“任人唯贤,不能任人唯亲,要搞五湖四海,不搞小圈子”。

这些话看似老生常谈,和现实联系起来,应该是有感而发。中国的政坛,这种恋权恋位的事例还少吗?这种“任人唯亲”的情况还少吗?这种“受什么老部下、老同事、老乡亲、三亲六故等因素影响”的人事任命还少吗?这种“指指点点”、“指手划脚”的情况还少吗?

不少人都在找寻“保护伞”,不少人千方百计拉关系。但田纪云是有本事的,并不靠关系上位。

严格来说,田纪云的这篇短文,可说无甚高论,但正是它有现实的针对性,所以才引人注意。他说:“胡耀邦同志作总书记时,是我们党历史上最民主的时期之一”。我心想,他原本想说胡耀邦是最民主的总书记,但怕得罪人,所以加上“之一”两字。

证之温家宝总理撰文纪念胡耀邦,田纪云在文章中赞扬胡耀邦,而最近去世的前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朱厚泽所提倡的“宽松、宽容、宽厚”,又被广为传颂。胡耀邦时代民主、宽松风气最近劲吹,乐观地说,是不是标志着一个新时代将会来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