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翰林”之家 1

元朝末叶,一位叫赵伯英的人,自江右(江西)举家迁居太湖县北乡望天村(今望天乡宝坪村),从此,这一支赵氏血脉,世代栖息太湖。

四百多年后,太湖赵家接三连四,喜事不断:1796年(嘉庆元年),赵氏迁太湖始祖赵伯英之第十三世孙赵文楷考中状元;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赵文楷的儿子赵畇(第十四世)授编修;1857年(咸丰七年),赵畇儿子赵继元(第十五世)授庶吉士;1880年(光绪六年),赵继元的儿子赵曾重(第十六世)授庶吉士,补编修。

1907年11月5日,光绪三十三年九月三十日,赵恩彤的大儿子在安庆天台里四代翰林府第诞生了。他就是迁至太湖的赵氏始祖之第十八世孙、四代翰林之后、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

翰林府坐落在安庆市锡麟街以西、孝肃路以南,背靠大龙山,面对长江。旧址为状元刘若宰的府邸,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为赵畇买下。大门上有砖刻“世太史第”额,额前高悬四个大红灯笼,上书隶体“趙”字。八字门两侧,有砖刻光绪御赐“江山如画,物我同春”楹联,门内高悬光绪皇帝御笔赐赵曾重的“四代翰林”匾②。两面山墙是高出屋顶起伏有致的马头墙。

赵朴初出生在儒学渊源深厚的家庭,为他后来成为佛教领袖、书法和诗词曲大家,奠定了基础。

赵朴初系“荣”字辈,取名荣续,寓意光宗耀祖;字“朴初”,寓意“返璞归真,悟初笃静”;取小名“小开”,寓“混沌初开”之意。“名”是谱名,“号”便于友人称呼,小名是家长喊的昵称。赵朴初的名、字、号,内容上协调,围绕“朴初”,互为照应。晚年,赵朴初写书法作品时,偶尔以“开翁”署款。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