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元年,右仆射封德彝跟唐太宗汇报,说当下兵力不足,需扩大兵源,建议18岁以上的中男,也检点入军。当时,唐朝政府的法律规定是男子到了20岁才可以承担国家的兵役,但迫于封德彝所说的这种形势,皇帝就同意了这个建议。敕书发出三四次,魏徵坚持不签署。不但不签署,还要上奏,提出自己的反对理由,大概就是中男身体还没有长成之类。封德彝也不示弱,说中男也有长得很强壮的。太宗于是大怒,继续出敕,魏徵还是不签署。唐太宗没有办法,只好把魏徵和门下省负责人王珪都招来开会。太宗声色俱厉地说:中男要是身形矮小,自然不会点入军中。若体貌魁伟,当然可以征发。你这么固执,简直不可理喻!魏徵据理力争,认为其一,军队的问题在于兵力和战斗力,战斗力在精不在多,与其扩大兵源,不如加强训练。其二,“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魏徵是从国家更长远的利益来看待征兵问题,认为不能把年轻人都点了兵,都点了兵,赋税怎么办?以后再需要征兵怎么办?不能把人力一下子用完啊。国家治理要有长远规划,不能只看眼前。道理很简单,一讨论就明白了。皇帝就立刻下令,禁止下发这个文件。最终,皇帝被魏徵说服。魏徴的理念是正确的,国家在平时应该节约民力,为的是防止突发情况,所以居安思危很重要。这个政策没有出台,门下省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门下省是唐朝制度设计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机构,它的审核程序,使得决策过程更加理性,可以从源头上尽量避免错误。
魏徵不仅敢于提意见,而且善于提意见。他能够把道理说清说透,还善于因势利导,充分利用表扬的方式达到帮助皇帝改正错误的目的。
贞观七年,蜀王妃的父亲杨誉非法买卖奴婢,被有关部门扣押审讯。蜀王妃的哥哥是千牛卫士,在皇帝身边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于是向皇帝申诉说:我父亲没有犯那么严重的错误,但是有关部门因为仇恨皇亲国戚,就将我父亲扣押了。唐太宗听后,勃然大怒,认为自己的颜面受到伤害,要解除有关人员的官职。这时魏徵出来讲话,他说:“城狐和社鼠都不强大,只是因为它们有所凭恃,所以清除起来很不容易。何况世家贵戚,从来号称难治,汉、晋以来,朝廷对他们都没有办法。武德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很骄纵了,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刚有所收敛。有关人员能为国家守法已经难能可贵了,怎么可以随便妄加刑罚到他们身上,让这些外戚的私心得逞呢!自古以来,能禁断这样的事情,只有陛下一人而已。防微杜渐,是国家正常的方法,怎么可以水未横流,便自毁堤防?”唐太宗听后,马上接受了魏徵的意见。
我们看到,魏徵批评皇帝的做法,是以表扬为前提的。这样做,有利于皇帝改正错误,不会让皇帝产生误解。寓批评于表扬之中,容易让领导接受,毕竟领导只有接受之后才能改正错误。这就是进谏的艺术性。
给领导给皇上提意见,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显示自己比领导高明,那方向就反了,结果也常常会适得其反,那样往往会陷入意气之争。关键在于把事情做好,不是为了显示自己,而是为了共同的事业。这样就能够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这样才算是善于提意见。
贞观之治的主角是皇帝李世民,而最具风采的大臣当属魏徵。自古以来,谈到贞观之治,人们首先表扬李世民,其次肯定魏徵。不论是李世民还是魏徵,因为共同对创造贞观之治作出了杰出贡献,君臣关系作为典范载入史册,千古流芳。
贞观之治已经过去1300多年了,我们现在每每提起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地方让人感动,给人启发。一个时代的历史地位,取决于这个时代的历史创造,取决于这个时代的建设成就。对此,作为这个时代的领导集团,必须具有清醒的历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