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沉重如“三”不如轻盈如“四” 4

K自然扮演起了安慰者的角色。他不仅将外套、肩膀、怀抱都“借”给Y,还通过G的微博分析G对Y的爱意,告诉Y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并指导Y如何将这段即将破裂的准婚姻破镜重圆。

拥有这样的“第四者”,Y真是夫复何求?

正当Y欲带着G与K及他的另一半来一场公开而温馨的饭局时,她发现了不对的苗头。首先是Y无意之间发现了K开的另一个微博,其上所诉全是他们的重遇,K对她的深爱,以及面对她爱G的痛苦,这着实让Y震惊不已;其次,K开始每天都去接Y下班,无论Y以何种借口搪塞,K也必定去碰碰运气。最后K终于在与妻子的争吵中脱口而出,他想娶Y。他对Y说,那段婚姻我是过不下去了,我们才是完美的一对。

Y以最快的速度果断结束了这段关系,并与G到越南玩了半个月。

将“第四者”降格为陌生人,也就只是这半个月而已。

我试探性地问Y:“哪怕是一瞬间,你想过放弃G而选择K吗?”

Y的表情非常坚定:“我唯一的选择始终就是G。知道K对我的感情之后,我的第一个想法居然是,天啊,我怎么可能和一个连车都没有的人在一起?他一个月区区3K的工资怎么养我?”

我差点捧腹大笑,“Y同学,你和G也是刚刚买车而已,而他的工资向来没有你高。这只能说明,你很明白,谁才是爱。”

因此,“第四者”如果不慎走入“第三者”的轨道,大多会被对方毫不犹豫地舍弃。为什么要将自己置于如此不堪的境地呢?从“高级”下坡到“无趣”,还换不来什么有建树的结局,你是聪明人,你懂的。

我颇为赞赏Y曾引用蔡康永的“爱情短信”发给K的一句话:“跟你的恋爱啊,好像是去一个遥远的异国旅行,沿路都很开心,就算心里知道,绝对没有机会,在那里定居。”

这就是最好的“第四者”关系,不近不远,不若即若离不疯狂悲喜,他/她就在这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