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可能一个世纪只出现一次(1)

把握机遇意味着抢占先机,然而机遇并不是那么容易捕捉的。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紧紧地把握住每一次机遇,才能将我们事业的航船引向成功的彼岸。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

微软帝国里程碑式的发展,与比尔·盖茨从不放过任何一次创造财富的机会是分不开的。美国数字研究公司的格里·基德尔,就是那个让“一个世纪可能只出现一次的机会”溜走的倒霉蛋。机会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他若不及时抓住,或竟顽强地抛开机遇,那就并非机缘或命运在捉弄他,唯有归咎于他自己的疏懒和荒唐。比尔·盖茨牢牢抓住机会,抓住向IBM公司的首台个人计算机提供操作系统的契机。而对于格里·基德尔来说,则是坐失良机,将几百亿的生意拱手让给比尔·盖茨,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比尔·盖茨的财富而叹息。

1977年年初,苹果公司推出了风靡世界的微型个人计算机“苹果二代”,开创了计算机业的新时代。而一直对微型计算机不屑一顾的计算机巨人IBM也只好向现实低头,他们召集专家会议,讨论研制个人计算机的可行性方案,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进军个人计算机市场。在对微型计算机的研究方面,由于IBM多年来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短时间内无法研制出操作系统和微处理器这两项核心技术,此时的IBM正被美国联邦法院的反垄断官司缠身,无暇多顾。于是,IBM公司决定向技术领先的小公司购买微处理器和操作系统应急。经过一系列市场调研,IBM决定采用英特尔公司的8088微处理器。当时,在操作系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数字研究公司格里·基德尔博士研制的CP/M操作系统。为了尽快推出产品,计算机业巨头IBM屈尊降贵,专程登门拜访格里·基德尔博士,商讨合作计划。然而,这位美国数字研究公司的年轻老板格里·基德尔恃才傲物,他完全没有看到蕴藏的巨大商机,对IBM抛出的橄榄枝不屑一顾。心急如焚的IBM公司工作人员在格里·基德尔那毫无收获后,把合作的对象转移到曾经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开发过BASIC程序的微软公司。

1980年,比尔·盖茨25岁,微软也只有32名员工。计算机工业之王、美国蓝色巨人——IBM来到微软,碰巧遇到一个不修边幅的年轻人,便问道:比尔·盖茨的办公室怎么走?小伙子陪着主管返回办公室,然后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直到那一刻,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

对于IBM公司代表的突然来访,盖茨曾在他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当时来了一位穿黑衣服的男子来找我,我正好在公司,亲自接待了他,并进行了实质性会谈;而这个时间,基德尔正搭乘他的私人飞机出外游玩,他的妻子礼节性地接待了来客。”

经过认真的研究与分析,比尔·盖茨认为IBM拥有强大的研究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但要完成开发个人计算机的项目,软件上仍需合作。而此时,比尔·盖茨及其微软在软件开发方面的名气和成果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尔·盖茨敏锐地觉察到IBM的微型计算机很有可能击败苹果计算机。对于微软而言,市场的潜力是相当巨大的,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抢占市场份额。技术水平暂时的高低并不很重要,如果能借助计算机巨人IBM公司,便可以抢先占领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的制高点。此时,比尔·盖茨依然认为:IBM公司是大公司,与之合作,可以说是攀了高枝。当蓝色巨人IBM公司下山摘桃子时,机灵的微软人搭上了这班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