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世界

2014年,美国人平均每天在屏幕前耗费444分钟,超过7个小时,这些屏幕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或者个人电脑。这个数据要比欧洲大部分国家高,在欧洲,人们每天“仅仅”花5至7个小时对着屏幕。而排在前五的国家是:中国、巴西、越南、菲律宾,还有第一名印度尼西亚,在那里人们一天花9个小时盯着屏幕。

每天7.5个小时已经很高了,但我观察了自己的一天,感觉这并不是很不合情理。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洛杉矶的星期天。我早上醒来,与我的朋友尼克和切尔西发短信讨论是否要一起出去吃个早餐或午餐。然后我打开笔记本电脑,查查有什么好的餐厅。我打开点评网站,浏览餐厅的菜单,顺便看看别的网站(看看红迪网上有什么吸引我注意力的傻标题),扫一眼前一晚上的《周六夜现场》有什么精彩内容),最后,一个小时又七分钟过去了,在来来回回看了20遍菜单之后,尼克和切尔西打算在附近的小餐馆里随便吃点,但我并不想去。我们最后甚至没有一起吃饭。

相反,我去了另一个地方,可里露餐厅,和另一群人一起吃了早午饭。吃饭时餐厅放起了尼力的歌,于是我又拿起手机,上维基百科搜索了一下尼力的资料,这样别人说起关于尼力的任何话题都难不倒我。吃完饭后,在回家的路上,我又同其他人发短信讨论共进晚餐的计划。(这个实验清晰地表明我一天的时间主要花在用手机和电脑解决和谁、在哪里吃饭的问题。)而现在,我已经到家了,开始写你们正在看的这个章节,当然还是对着屏幕啦!

我计划早午餐的方式,和我作为一名单身汪长期做的事一样:用手机计划或者尝试计划与当时能约出来的人的约会。也正如我和尼克还有切尔西的约会一样,有很多次计划没有成行。像我研究吃饭的餐厅一样,单身青年们也在研究——在交友网站或者社交媒体上,或者只是随便查查,找找约会的感觉。

在我看来,我们在电子设备上面花费如此多的时间,是因为我们都建立了自己的“手机世界”。

通过手机世界,从父母到脸书上偶尔认识的朋友,我们与生活中的任何人紧密相连。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我们的社交生活发生在社交媒体或者网站上,比如照片分享、推特、Tinder或者脸书之类的网站,与我们在校园里、咖啡厅和酒吧的社交齐头并进。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电子设备上面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几乎每个人都买了电子产品,手机数据平台在他们的手机世界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当你想找人和你一起看电影,你会用到手机。你会通过手机来决定看哪一部电影。你会用手机来订票。你会用手机通知朋友你已经到了电影院。你的朋友会用手机告诉你:“糟糕,我去错电影院了。”你会用手机对朋友说:“不是吧,老兄?你怎么老这样!好吧。我要一个人去看《特种部队2》了,又一次!”

现在,即使最简单的事也离不了手机,当然,它们在我们的爱情生活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今,如果你拥有一部智能手机,那就相当于你口袋里揣着一个全天候的单身俱乐部。你只需随时按几下按钮,就可以瞬间遨游在爱情机遇的海洋里。

在这样的海洋里遨游看起来似乎很爽。但是大多数的单身汪们很快就会意识到,仅仅漂在水面上就已经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更别提找到那个对的人然后一起携手到达彼岸了。

在这片海洋中有太多的事情发生,太多的快速决定和高难度动作要做。所有的挑战,都不及当发现感兴趣的人之后你要怎么做来得严峻。

看过我与坦尼娅的例子之后你会发现,不论看起来多么简单,提出最初的邀约都有可能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可怕的后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