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常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作家群称为“京派”,将与之相对峙的上海文学称为“海派”。前者处新文学的中心,作家依托的几座堪称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已失去原先的思想锐气,但仍不失为全国思想的高地。后者由多种成分构成,包含的思想流派显得繁复而斑斓。“京派”以小说家沈从文为代表,“海派”代表人物则是现代诗人戴望舒。
1928年8月,戴望舒在《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八期,发表《雨巷》《夕阳下》《静夜》等诗作六首,《雨巷》反响很大,遂使他以“雨巷诗人”闻名于诗坛。《雨巷》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朱湘的《采莲曲》被认为是新诗经典之作。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
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以愁怨的丁香姑娘意象,寄托现代寻梦者之诗人的缥缈忧伤。在艺术上,《雨巷》的现实情景中并没有诗人自己的情绪直接参与,其意蕴是遵循情景的自身发展逻辑,但它暗示了诗人的一种情绪、一种对人生的体验。以“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的这种表述方式,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甚或如韦勒克所说的那种“辩证关系”。杜衡在《〈望舒草〉序》中说,戴望舒或许不一定喜欢现实主义,但他坚持诗歌应以“真挚的感情做骨子”,“不把对形式的重视放在内容之上”。
叶圣陶读过《雨巷》后,说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称许《雨巷》“字的抑扬顿挫”与“情绪的抑扬顿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人称1925年在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学习法语的同班者戴望舒、施蛰存、杜衡、刘呐鸥等,是后来的“现代”派的班底,是有道理的。《雨巷》就是具有印象画派风格的诗。美学家朱光潜在《诗论》中说,《雨巷》有情绪的涌动,诗人还有一个大体完整的构图,所以无论画面清晰还是朦胧,你都能看到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构景空间。
戴望舒的现代派诗,固然以象征诗为主,但也包含旧有的浪漫主义成分和西方其他新进的现代派诗歌如意象派、玄学派、未来派等的成分。
戴望舒,是个处于边缘文化的歌者,一位一生都表达悲愤、倦怠、寂寞的诗人。
戴望舒1905年5月生于杭州,祖籍南京,原名戴朝寀(采之异体字)。四岁时,随在北宁铁路供职的父亲戴立诚到北戴河生活三年。新文学运动勃兴的1918年,十三岁的他就读杭州宗文中学(今杭州十中),同班同学有后来活泼在文坛的作家、诗人戴克崇(杜衡)、张元定(张天翼)、叶为耽(叶秋原)等。
宗文中学是一所守旧的学校,教育仍以文言文和传统诗文为主。课余接触的仅有林琴南用文言文翻译的世界小说和包天笑、周瘦鹃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把通俗小说冠以“鸳鸯蝴蝶派”庸俗小说,是一些文学史家的偏见,此处不再论。据张天翼在《我的幼年生活》(载《文学杂志》,1938年8月)中回忆说:“因为爱看小说之故,和几位同学写起来,都是些在林琴南和《礼拜六》之类的影响之下写的。”
戴望舒于1921年在杭州结识施蛰存,志趣相投,便与同学发起组织文学社团兰社,出版四开旬刊《兰友》,以发表小说、旧体诗词为主。兰社的成员中,他和张天翼等向上海《礼拜六》《半月》等刊物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