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

到俄勒冈州的最初几年,沃尔什过着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拥有温暖的家庭和不菲的收入。然而命运似乎总在和沃尔什开玩笑。就在他的生意渐有起色的时候,他出了严重的车祸,差点死于非命。脖子骨折的他大难不死,但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康复。出院后,沃尔什发现公司已经倒闭,失去收入来源的直接后果是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从而引发了不可调和的家庭矛盾。这次沃尔什面对的不仅仅是第四次失败的婚姻,还有严重的生活问题:搬出曾经的家之后不到几个月,年过四十岁的他身无分文,只能在俄勒冈州的杰克逊温泉公园露宿,依靠捡易拉罐换来的钱和好心路人的施舍过日子。

如此沉重的打击并没有摧毁沃尔什对生活的信心,他振作起来,戏剧性地在某个广播电台找到了兼职,重新走上了年轻时走过的道路:靠着自己的能力和勤奋的态度,他很快转为正式员工,最终成为该电台的节目主持人。

他曾见过底层的生活,他曾餐风露宿,但现在他似乎又走在人生的正途。然而,沃尔什再次感到生活的空虚。1992年春天,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不知道自己何以会遭遇那么多的挫折和痛苦。那年2月某日,沃尔什午夜梦回,给神写了一封信。“我的人生为什么如此失败?”他用圆珠笔在黄色便笺本上愤怒地写道。

后来的事情众所皆知:这封质疑的信得到了神圣的回答。根据沃尔什自己的说法,他听到一个温柔而和蔼、温暖而充满爱意的声音,回答了这个和其他问题。他感到震惊而又豁然贯通,匆匆把答案写在纸上。他的提问持续了三年,1995年,他把部分抄录下来的答案付梓,就是这本备受欢迎的《与神对话》。

对于尼尔•唐纳德•沃尔什这种说法,深信不疑者有之,斥之为骗子者亦有之。但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无不为它的睿智而折服,为它的爱心而感动,为它的幽默而微笑。那么,《与神对话》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呢?

虽然书名带有很浓郁的宗教色彩,《与神对话》却不属于任何传统宗教,而是博采众多宗教和哲学流派所长,兼收自然科学的成果,提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比如书中对宇宙起源的解释,便完美地融合了现代物理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和《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书中的“神”认为感觉比知识更加可靠,日内瓦哲学家卢梭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神”指出,灵魂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神的境界,我们能够在古印度的《薄迦梵歌》中看到同类的观点。“神”说现实是意志创造的表象,稍微有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叔本华的成名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神”提出万物皆神的观点,印度教和斯宾诺莎也有与此一致的看法。

但《与神对话》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者说最了不起之处,在于它用通俗优美的语言,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虽然极其丰富,但现代人并不比古代人更加快乐,或者说现代的富人往往未必比穷人更加快乐,对此心理学、社会学乃至脑神经科学都提出了很多解释,但是它们都没有“神”说得透彻明白:

世界上的钱不够多,时间不够多,爱情不够多,食物、水和同情不够多……总之好东西统统不够多。人类特有的这种‘不够’意识创造和反复创造了你如今看到的这个世界。(第1卷,第172页)

《与神对话》不但提供可行的建议让读者消弭这种有害的消费主义意识,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人的愤怒、忧愁与怨憎的来源:过度的个体主义造成的受害者心态。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主义的发展使得个体和社会处在对立的两端,许多人自然而然地将个人的不幸归咎于社会和政府,面对世界的不完美往往只顾怨天尤人。但是“神”指出,唯有意识到你对这个世界的现状负有责任,你才有能力去部分地改变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