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钓鱼台国宾馆(11)

尼克松或许认为罗杰斯对外交事务的生疏恰是一种优点。罗杰斯告诉记者萨穆尔·赫许(Seymour Hersh),“我看出他想要一手主导他的外交政策,不希望旁人插手”。罗杰斯的副手艾略特·理查森(Elliot Richardson)觉得罗杰斯无意认真与尼克松合力擘画美国的外交政策。“就个性和判断力方面而论,罗杰斯自认不输人,他不愿让自己听命于人;这是有为的国务卿应有的作为。”罗杰斯亦不认为对基辛格唯命是从有其必要。

尼克松总统任期之初,基辛格和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俨然是决策中枢,罗杰斯放任自己和国务院远离决策核心,尽管他不时发出怨言,不过他从未力图振作,收复江山。他屡屡向尼克松本人和他的幕僚抱怨,总统不信任他,基辛格不尊重他。尼克松与罗杰斯谈完话后说道:“若不必和人打交道,治理这个政府将会更容易。”尼克松试图安抚罗杰斯,不过说到底,尼克松大概也不介意看到罗杰斯受基辛格的羞辱。当尼克松遭控收受游说团体的贿赂时,罗杰斯曾力挺他渡过“监守自盗的丑闻”,因此亦曾目睹尼克松遭逢人生低潮。不过,这位总统了然于胸,基辛格是不可或缺的。尼克松告诉霍德曼:“倘若到了必须人头落地以拯救P的地步,基辛格必定慷慨以赴,而罗杰斯则会袖手旁观。”霍德曼附和表示同意,不过他补充说:“一旦基辛格真的这么做,他必定会大声嚷嚷、到处张扬,确保血溅四方,以便独揽所有功劳……”

在致欢迎词之后,中方设了午宴款待美国人,然后让他们各自去安顿。这时基辛格心神不宁,漫无头绪地痴等午后3点预定与周恩来的会面。三位美方传译员被传唤去见尼克松,以便对当晚宴会的细节进行沙盘推演。国务院的傅立民回忆说,尼克松脸上的浓妆着实令他大为吃惊。“一坨蜜丝佛陀就挂在鼻子下方的毛发上。”(与肯尼迪进行的那场电视辩论中,“5点钟阴影”(five o’clock shadow,指早上刮过胡子后,下午5点钟又长出的胡碴儿)让他看起来一脸邪恶。自此之后,只要有摄影机在的地方,他都不会忘记要上一层浓浓的妆。)总统只是握手寒暄,示意他很高兴能见到传译员,不过并没有对他们下达任何指示。尼克松也把霍德曼找到他房里,讨论这次低调的接待场面。霍德曼说:“我们只约略聊到,我们并不在意有没有万头攒动的夹道欢迎。”尼克松坚称,他们早就预期会是这样。重要的是,中方在机场演奏了《星条旗永不落》(the Star-spangled Banner)。

直到此刻,有关尼克松与毛泽东的历史性会晤一事,美方仍未获只字片语。基辛格在1971年与周恩来晤谈时,周恩来即提议举行两轮会谈:第一轮较为正式,美方代表团可包括总统和国务卿在内,之后尼克松再单独与毛泽东会晤,届时基辛格或许也可以在场。“你建议在访问行程稍早时?”基辛格问道。“不要头一天,”周恩来回答说,“头一天有太多官式的繁文缛节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