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变态的分班考试

2003年8月,在我还没有来得及设想高中是怎么样的时候,一场分班考试已经来临了。

高一新生将被分入15个班。其中,5至15班是普通班,2、3、4班是常规实验班,1班是“实验班中的实验班”。这次考试,将决定我要在哪个班级中度过三年。

竞争,永远是激烈而残酷的。它把原本都有优点和缺点的人,分了个上下高低,并用分数量出了人的长短高下。但是,不竞争,人们奋斗的动力又从何而来呢?我只有面对挑战——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考试定在八月底的一天,那天我的父母正好都在外地。当日,我凌晨四点起床,搭上最早的公交车,来到了北大附中。北大附中位于海淀区的黄庄。校门设在街道里面,与“北大附中”这个响亮的名字比起来,显得并不起眼。但是,一进校门,一条写着“肩负天下,敢为人先,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横幅,就让我的内心为之一震!多么有力的16个字!这不正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吗?没有看到老师和同学,没有看清校园有多大,仅仅凭一条标语,刹那间,我的心已经被这所学校征服了。

这一天,对我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过去我一直自视甚高,而这次考试的强度和题目的难度一下子打压了我的“嚣张气焰”。

语文考试,题量巨大。我拿出“一目十行”的劲头都读不完试卷中的长篇阅读。数学考试,各种题目看似短巧,实则蕴含了深奥的玄机。一道看起来很简单的题目,却令我答满了一张A4纸的正反面。英语考试,十个单词中得有四个我看不懂。完形填空十分“阴险”,包藏各类机关。物理和化学更是难,各种见所未见的实验图例已让我晕头转向。尽管我已把整个假期积蓄的能量都用到了这次考试上,我仍然感到十分吃力。

后来我才知道,这次考试中的很多题目都是当年北京市高考的原题。显然,这次考试的意图并不在于测试基础知识,而是在于测试我们的能力、判断我们的潜力!

每次提到变态的考试,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恐惧和抵触。但是,当我们回首成长的道路,我们会发现:那些轻松的考试让我们快乐,快乐之后是满足和忘却;而塑造我们的价值、激发我们的动力、为我们带来机遇、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往往是那些变态的考试!让我们珍惜和善待它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