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数学词典》。这本书里面包含了大量数学名词、定理和公式。翻开一看,是各种奇怪的符号、数字,其中有微积分,有几何学,应有尽有。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至今我都看不懂。但是,每当它出现在我的眼前时,它就提醒我:一座奇妙的数学殿堂在等待着我,只要我奋进,就一定能到达。看不懂的书,居然照样能起作用!这说明了什么?如果你学了辩证法,一定会明白,有些书是为了让你看懂而买的,有些书是为了让你看不懂而买的。或许,这就是《道德经》里讲的“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吧。
说远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地投入,几个月后,在小学二年级的下半学期,我便获得了数学竞赛“全区三等奖”。三年级时,我获得了数学竞赛“全区一等奖”。
小学生获奖固然不稀奇,但对于起点如此之低的我,这自然是一种殊荣。
从蒙昧得可怕,到开启智慧之门,我只用了短短一年。这或许就是“物极必反”,或者“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前进”吧!
经历“3+4=8”后,我仿佛开窍了,对数学、作文、绘画等都产生了兴趣。照片中,9岁的我欣喜地托着自己的画作,尽管那是角落里最小的一幅,展览地点是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
几年后,回顾起“3+4=8”事件,妈妈对我说:“7也好,8也好,都是一个数字符号。作为初学者的你,把两个符号弄混淆了,也是正常的事。妈妈一直非常相信你,从未怀疑过你。其实,很多所谓的严峻问题,都是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它们的性质并不严重。它们需要被淡化、被消解,而不是被放大、被严肃处理。不用我带你去医院,你自己就有‘自愈能力’。这不,后来你的数学越学越好,证明了你的脑子绝对没问题。”这番话意味深长。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是否容易把一些问题“小题大做”,而恰恰忽略了自己的“自愈能力”呢?
从故事中,或许细心的你还发现,在面对他人的嘲笑、奚落时,在“被放假”时,我是一个很迟钝的人,甚至迟钝到根本察觉不出这些负面的能量。没错,我把这种迟钝叫做“钝感力”。有时候,“钝感力”就是我们面对非议时保护自我的武器,它会让我们变得皮实、“耐摔”,它会保护我们的信心和锐气。日后,我愈发感到,“钝感力”对我们的成长太重要了。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一颗敏锐的头脑,有时还需要一颗“钝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