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政策(24)

然而,在1980年人口座谈会上,与会者对这个问题却没有太大的不同意见,也许是当时每年安排新劳动力就业压力太大的缘故,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一点儿,是大家巴不得的事情。《报告》和《汇报提纲》按照当时的人口发展规划,对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从而劳动力的变动趋势,做出的估计和预测是这样的:"劳动力在未来的32年时间内一直是上升的,从1979年的54000万上升到2012年的79000万。2013年以后开始下降,但直到2046年才能降回到目前的水平。"认为在此期间,总体上不存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一估计和预测与目前的实际情况比较,虽然有某些出入,但是大的变动趋势没有错,基本上是一致的。

④会不会形成"四二一"家庭代际结构。座谈会上,有一位领导同志提出:如果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等到孩子结婚后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家庭不就成了老年人"为四"、成年人"为二"、少年人口"为一"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了吗?!一时间,他的话引来一股热议:有的说,四个老人怎么养活?有的说,这一代独生子女的责任太重了,承担不起啊!等等。看来,这个问题也必须澄清,结合家庭规模的演变予以澄清。

其一,"四二一"家庭结构中的老年人"为四",是不可能普遍存在的。假定25岁结婚并生育一个孩子的父母,35年后都活到60岁,40年后都活到65岁以上,就个案而论,这种假定某些家庭是可能的;就全社会而言,则不可能,不具有普遍性。因为每一个年龄组人口均要按照一定的年龄别死亡率通过其生命期,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死亡,四个25岁成年人口不可能全部活到60岁、65岁以上。

其二,同样的道理,"四二一"家庭结构中的成年人"为二",因为受到年龄别死亡率的影响,也要打一点儿折扣。20世纪80年代初的年龄别死亡率大致是:0岁组为0 03880、1岁组为0 00703、5岁组为0 00172、10岁组为0 00076、12岁组为0 00068(最低值)、20岁组为0 00144、30岁组为0 00167、40岁组为0 00290、50岁组为0 00687、60岁组为0 01320、70岁组为0 04658、80岁组为0 11681、90岁组为0 27888,90岁以上年龄别死亡率要更高一些,呈典型U形曲线分布。中国人口年龄别死亡率的U形曲线分布,同世界人口年龄别死亡率分布基本类同。成年人口35岁以前处于年龄别死亡率较低阶段,存活率相对较高,不如老年人口减少得快是事实;但是年龄别死亡率再低,每年也总要死亡一定数量的人口,成年人口为二代际结构不可能不变。

其三,"四二一"家庭结构中第三代人"为一"是否存在呢?取决于现行的生育政策。只有独生子女政策坚持两代人以上,即独生子女结婚后也生育一个孩子,"为一"才有可能成立。要想不出现第三代"为一"的家庭代际结构,生育政策就要明确规定独生子女结婚允许生育两个孩子。事实上,相关省、区、市在提出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时,差不多都申明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者结婚,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如今,《决定》出台启动实施一方为独生子女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为一"更不会成为普遍的现象。

除了上述问题外,座谈会还提出和讨论了出生性别比问题,强调要严格禁止人为的胎儿性别鉴定,防止有意识的性别选择。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问题,应当区分人数较多和较少的不同民族,实行有差别的生育政策。优生优育问题,降低遗传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发生率,宣传近亲结婚的害处,普及遗传学知识,开展遗传性疾病的检查和咨询门诊,使畸形、呆傻等低能儿占的比例迅速降下来。《报告》和《汇报提纲》还对经费问题做出初步估算,指出实行独生子女奖励政策所需费用"是一笔庞大的支出",需要考虑;但是"与因此而少生人数节约的费用相比,这还是一个小数",这样的人口投资是值得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