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政策(16)

两次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将马寅初对现实存在的人口问题的分析,说成揭社会主义的"疮疤","诋毁社会主义制度",《新人口论》是向党和社会主义进攻的"利剑"。几乎所有针对马寅初控制人口增长的批判,都上纲为马尔萨斯人口论,马寅初成了中国的马尔萨斯。影响所及,谁说中国存在吃饭、穿衣、住房、就业、教育、卫生等人口问题,谁就是"攻击"、"丑化"、"诋毁"社会主义制度;谁讲中国人口"多了"、"过剩",需要"控制",谁就是宣扬马尔萨斯人口论,致使人口问题成为谁也碰它不得的政治问题、"禁区"。

二是用"人手论"取代"人口论",宣布社会主义不存在人口过剩问题。在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的上百篇文章中,有一个共同的基调,说他把人看成了消费者,没有首先看到是生产者,是"见口不见手"。推论下去就形成一种理论教条: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劳动力越多生产越多、生产越多积累越多、积累越多发展越快,因而人口越多越好。甚至有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为什么人们只看到人有一张口,而不首先看到有一双万能的手呢?他认为"人口"一词本身就值得推敲,应该将"人口"改为"人手",将"人口论"改为"人手论"。据此,社会主义永远不可能存在人口过剩问题,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现象。批判了"见口不见手",却形成"见手不见口";批判了人口劳动力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对立论",却形成了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论。

三是将人口质量与种族优生混同起来,谁讲人口质量谁就是仇视劳动人民。把马寅初的人口质量论说成"来源于资产阶级社会学者所倡导的优生学说,来源于法西斯主义所宣扬的种族论",参见《人民日报》1958年6月6日。"是对中国人的诬蔑,对帝国主义的效劳"。参见《经济研究》1960年第1期。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没有无一定质的量,也没有无一定量的质,质和量是统一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人口也不例外。马寅初的人口质量论讲的是人的健康素质,其中反复强调的科学、教育、文化素质是人口质量中的核心,是颇有见地、无可责难的。

四是在社会主义人口规律问题上,突出人口的不断迅速增长。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的人口节制主义,必然强调人口的迅速增长,把这一点放在突出位置。一些批判常常引证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一段话:"人口不断迅速增加,人民物质福利水平很高,患病率和死亡率很低,同时有劳动能力的人得到充分而合理的使用"作为经典,视为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实质,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就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宣称:"社会主义国家决不惧怕人口的高速增长,而是为人口的高速度增长创设一切有利条件。"参见《新建设》1955年第12期。后来有的也提及计划生育,但是正如提及者本人所说的:不是出于人口多的原因,"而是为了保护妇女健康和更好地教养后代"参见《新建设》1960年第4期。。一条不容怀疑的铁律是:社会主义不能讲人口多、更不能讲"人口过剩",只有"人口不断迅速增长是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

(2)为马寅初新人口论翻案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人口科学路线能不能恢复,怎样恢复这条路线,为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翻案成为全部问题的关键。如前所述,马寅初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提出了符合实际的解决方略和主张,最后却遭到不应有的批判,被罢官革职,影响所及,使人口理论走上形而上学一套教条,此后10多年无人再敢触及。因此,不为马寅初新人口论翻案,人们的思想禁锢就不能打破,从事人口研究就心存疑虑,害怕有一天会成为马寅初第二、第三;不为马寅初新人口论翻案,就不能正视中国人口问题的性质,人口理论拨乱反正就是一句空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