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低调的万顺龙,忽然显摆起与省长的关系(1)

楣园夜宴之后,杜林祥一直与谷伟民保持电话联系。双方都是老江湖,同时摆出了欲迎还拒的样子。推了好一阵的太极,才把买壳的事正式摆上桌面。然而正在这时,谷伟民又说自己要去中东度假,生意上的事等回国后再说。

当杜林祥等候着谷伟民的消息时,却接到万顺龙打来的电话:“林祥,人在河州吗?”在如今的河州,能直呼杜林祥之名的人,已经没几个了。

杜林祥说:“在啊。”

万顺龙说:“后天下午,有个活动想请你捧场。”

杜林祥问:“什么活动?”

万顺龙笑呵呵地说:“我的一本新书正式出版了,打算在河州搞一个首发仪式。”

杜林祥说:“大好事呀,我一定到场祝贺。”放下电话,杜林祥心里在想,这哪里是去捧场,分明就是去朝拜。万顺龙自诩“洪西的有钱人里,我最有文化;洪西的文化人里,我最有钱”,此人向来好为人师,喜欢别人站在他面前做出一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样子。

自从在摩天大楼项目上被万顺龙设局套进去之后,杜林祥就对万顺龙又恨又敬,恨的是他心狠手辣,敬的也是他心狠手辣。但杜林祥也记下了吕有顺那句话——朋友就是你一时还战胜不了的敌人。起码在目前,两人还不能翻脸。

当然,杜林祥也不得不承认,名校毕业,又经历宦海沉浮的万顺龙,身上有着非比寻常的才气。譬如说写书这事,就是杜林祥无论如何做不来的。

首发仪式当天,杜林祥早早来到现场。河州几位大企业家,还有柯文岳等著名经济学家,也陆续到来。万顺龙一改平时西装革履的派头,穿着一件做工考究的褐色唐装。杜林祥与万顺龙握手时说:“万总,今天你这一身打扮,很特别啊。”

万顺龙开怀大笑:“都是晓静的主意,她说今天这种场合,穿唐装效果不错。”

如今穿唐装的,要么是大师,要么是大哥。万顺龙今天这身打扮的确胜人一筹,既展现文人风范,又让周围如杜林祥这般一身西服的企业家,看上去就像小跟班。

杜林祥走进大厅,马晓静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杜总,你好!”一件天蓝色旗袍衬托出马晓静凹凸有致的身材,这哪里是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倒像一名花样年华的少女。脸上只是略施粉黛,便已然隐去所有岁月的痕迹。

“马姐,你好!”杜林祥开心地笑起来。对于马晓静,杜林祥心中始终有着难以名状的好感,虽然这个女人的丈夫曾让自己陷于绝境,这份好感也没有丝毫减弱。杜林祥一直坚信,设局害自己的,只是万顺龙,马晓静是不知情的。再退一步,即便马晓静知道又怎样?哪怕这个聪明过人的女子,根本就是主谋之一,又能如何?尽心辅佐自己的丈夫,不是一个女人最可贵的品德吗?

万顺龙的新书叫《顺龙有悔》,类似于一本个人随笔。杜林祥找个位置坐下,随手翻起书来。万顺龙的自序如此写道:费正清在《剑桥中国史》中提到,在中国这部历史长剧的发展中,中国商人阶级,没有占据显要位置。它只是一个配角——也许有几句台词——听命于帝王、官僚、外交官、将军、宣传家和党魁的摆布。作为当代商人,我们能摆脱这种宿命吗?

尽管发自内心地憎恶万顺龙,但这一段话,倒让杜林祥心有戚戚焉!

仪式开始后,万顺龙第一个上台发言。他举起装帧精美的图书:“大家都看到了,这本书书名是《顺龙有悔》,主要是写小弟我从商几十年来的一些经历与感悟。当初取书名时,有人说叫‘顺龙奇迹’,被我否决了。自己这点小生意,也能叫奇迹?传出去只会惹笑话。又有人说,全书共分十八章,不如就叫‘顺龙十八掌’。我想着也不妥。郭靖大侠的降龙十八掌,堪称武林绝学,小弟这点三脚猫功夫,真要去华山论剑,估计在山脚就得被打趴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