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两条不同指导路线(9)

在共产党的人民战争路线的指导下,在敌后的生死斗争中,军队与人民生死与共、痛痒相关,党政军民结成一体。这时又提出了“精兵简政”政策,一方面使战争的机构和战争的形势相适应,能够更加敏捷地和敌人搏斗,同时主力部队的“精兵简政”,既保持了骨干力量,又加强了地方武装的建设,从而增强了抗日的力量;另一方面减少了脱离生产的人员,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克服了物质困难。各根据地还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普遍地、大规模地开展了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的群众运动,进一步加强了解放区军政民的团结,使党政军和人民打成一片。这样,战胜了日、伪和蒋介石反动派反复不已的进攻,在困难万分的条件下,终于渡过了难关,克服了困难,胜利地坚持了敌后的抗战阵地。

1941年及1942年,敌人的“扫荡政策”、“蚕食政策”、“三光政策”、“治安强化政策”达到最高峰;其结果,我们军队缩小了,八路军由40万减到30万,根据地缩小了,人口由1亿降到5000万。在战争最残酷牺牲最大的1942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七七宣言”中就曾指出:这是抗战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号召敌后军民不屈不挠坚持游击战争,克服困难、熬过最后难关,并号召共产党员在坚持敌后斗争中起模范作用。在这一时期,由于敌人破坏,加上华北各地发生灾荒,粮食十分困难。华北敌后解放区的干部,曾在两三个月中以发霉的黑豆、高粱以及树叶草根充饥,仍然乐观地坚持着斗争。经过这些磨难,解放区军民从艰苦斗争中百炼成钢,成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唯一可靠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为了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团结全党战胜敌人,毛泽东在1941年5月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提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向党提出了反对理论和实践相分裂的主观主义的斗争任务。1942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党校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接着,在干部会议上作了《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整顿作风,使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1942年4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又颁布了《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号召全党同志学习毛泽东的报告和中央发布的整风文件。这次整风的内容,主要是整顿学风中的主观主义倾向、党风中的宗派主义倾向、文风中的党八股倾向。从此在全党干部中展开了整风学习运动。

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鲜明地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文艺工作者要与新时代的群众相结合的光辉思想。《讲话》在我国文艺史上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对当时文艺界的整风运动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经过1942年和1943年全解放区干部的深入整风,各级干部根据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等文件,在思想意识上进行了检讨,在思想方法上提高了认识。这样,他们的无产阶级的立场更加坚定了,群众观点更加加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作风大大发扬,这便在思想上打下了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中克服困难、迎接胜利的基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