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招贤,让贤才为己所用(2)

仅仅求贤是不够的,重点是如何用贤

昭王不仅仅花费重金和心思吸引人才,还善于用贤,这可以从两件事中一窥究竟。

其一,他对这些贤士委以重任,协助自己改革内政、整顿军队。首先,针对燕国法度驰坏、官吏营私的严重局面,制定法律,严厉法制加强对官吏的审查和考核;其次,确定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则,摈弃“亲亲”“贵贵”的择人传统,使燕国的吏治日趋清明;再次,昭王对那些遵守国家法度的顺民,包括身份低下的贫民和一部分奴隶,都以一定制度予以奖励,以安定社会秩序。在军事上,着重进行战法和纪律训练,尽快提高燕军的战斗力。此外,昭王还注意吊死问孤,去慰抚那些有丧葬之忧的人家;对那些有生育之喜的夫妇,昭王也派人去祝贺,给予关怀。昭王与庶民百姓同甘苦,共命运,争取全国各阶层对自己统治的拥护。

有各式人才相助,昭王兢兢业业地奋斗了二十八载,使燕国积累了相当实力,日渐富庶,而且其二,重用乐毅,大破齐国。随着国力的增强,燕国上下同仇敌忾,向齐国复仇的条件也逐渐趋于成熟。但是齐国毕竟是东方大国,单靠燕国一己之力无法与之抗衡,对此,乐毅提出了“与天下共图之”的战略,得到了昭王的赞同。

周赧王三十一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兵出征。此时,依照之前与燕国的约定,楚军已屯兵于淮南,准备夺取齐国淮北之地;秦与赵、韩、魏也各自派军向齐国进发。齐泯王开始并未料到燕国会联合诸国攻打,等到发觉燕军已攻入齐国时,才仓促应战,一触即溃,接连败北。齐军主力被歼,齐泯王率残部狼狈逃窜。昭王闻讯十分高兴,亲自到济西战场劳军,大犒三军,并封乐毅为昌国君。

乐毅之所以能充分发挥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离不开昭王对他的绝对信任和坚定支持。当乐毅在齐国攻城略地时,昭王丝毫不加干预,让乐毅自主决定;当乐毅对莒和即墨两城久攻不下,有人趁机进献谗言时,昭王一方面对此严加痛斥,一方面派使者对乐毅慰勉有加。昭王用人不疑,换得部下赤诚相报,终使燕国跻身于列强之列,步入黄金时代。

人尽其才是制胜之道

常言道,人才是制胜的法宝。人才对于国家或者企业的意义正如水和空气之于人类的意义。这从很多历史事实中就能得到证明。

刘邦打败项羽之后,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非常高兴。某次他大宴群臣,乘着酒兴问他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的实力和项羽相差悬殊,却最终夺取了江山吗?”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认为刘邦治军严厉,很讲原则,而项羽太过仁慈;有的认为刘邦赏罚分明,而项羽妒贤嫉能,心胸狭窄。刘邦笑着回答:“你们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能够夺取天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善于识人用人。张良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他;萧何善于管理国家,安抚百姓,做好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我不如他;韩信有能力统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他。这三个人可谓是人中之杰,而我能有幸大胆地使用他们;反观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会用,这就是我能得天下的原因。”

刘邦成功的故事启示我们,即使没有很深的专业知识,但只要懂得识人用人,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事实上,即使能耐如比尔?盖茨,也有知识或能力的短板。曾有人采访比尔?盖茨的成功秘诀,他说,因为有很多成功人士为我工作。一个人不可能事事精通,但只要善于识人用人,使人尽其才,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专长,聚集八方智慧为自己服务,一定可以取得事业的成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