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旅行者——中篇:压缩问题(3)

量子物理学教授抢过我的本子和笔准备记下他看重的一些方面。

他:“说传输就必须说大脑和人体。在我们通过DNA技术成功了解了大脑机能后……”

我打断他:“你说你们彻底破解了大脑的全部机能?”

他:“全部?算是大部分吧,记忆部分基本没有问题了。”

我和量子物理学教授对看了一眼:“好,请继续。”

他:“在了解大脑机能后,生物学家发现大脑的很多功能如果没有和肢体的互动就不能彻底了解,于是他们开始虚拟人体。”

我:“虚拟?呃,是在计算机上模拟人体对吧?”

他:“对啊。”

我:“可是人体的细胞量那么庞大,计算机也许能扫描一下,但是全部转化成信息还得按照人体的机能运作,那不可能实现啊!难道你们的地球有什么量子计算机?”

他:“呵呵,超级计算机还是有的,反正我们做到了,用压缩技术做。”

我:“你还没说完思维压缩的问题呢,现在又提到人体压缩。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他笑得很自信:“打个比方说:你拍了一张蓝天的照片,一片蓝色对吧?如果把照片放很大,会看到很多排列在一起的像素点。每个像素点的蓝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立信息。相机的功能越好,像素点越多,这样看上去蓝天更加逼真。但是这样这张照片的容量会很大……”

我:“矢量图?”

他:“是的,就是那个意思。但是这张照片如果不需要放那么大,就会技术压缩那些像素点。比方说如果这一个像素点和旁边那个像素点看上去差不多,那就不用储存两个像素点,把它们用一个信息表达就好了。如果这一片像素点都看起来差不多,那么把这一片像素点都变成一个。这样按照需要的清晰度,把那些像素点全部压缩了,照片容量会小很多。如果不需要放大很多,那么根本看不出来,这是像素压缩技术。我们用的就是这种技术。先扫描下细胞,把一些差不多的合并为一个信息,这样就轻松多了,比方说表皮细胞,我们以一平方毫米为单位,记录一个信息,或者记录一平方毫米单位的肝脏细胞……诸如此类。大脑细胞也一样,但是可以将精度提高一些,例如百分之一毫米为一个基础单位。这样就可以压缩了。”

量子物理学教授:“扫描的仪器……”

我:“呃,这个问题不大,我们也可以,利用核磁共振同时再辅助射线什么的,虽然花点时间,但是能做到。那些设备肯定不是医院里那种级别的……不过……”

我转向“旅行者”:“要是那个样本细胞不健康,有潜在危险,那岂不是那一片就都完蛋了?”

他:“这个我知道,但是我们也不必关注是否有个别细胞不健康的问题,毕竟不是要重新制造一个躯体出来,只是模拟就好了。利用模拟出来的虚拟躯体,和大脑的主神经连接就可以和大脑产生互动了,也许不那么完美,但是无所谓,因为目的不是完美,只要弱电刺激啊、神经反射啊、大脑啊,能按照我们的要求工作就可以了。然后停止其他智能反应,只保留生命维持的功能,也就得到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大脑状态,这时候,刺激大脑记忆部分,让记忆部分释放那部分的弱电,再从中提取记忆信息,然后用电子按照大脑本身的模式,即时发送到这里。开头部分加一个强信号定位,结尾部分加一个回传定时记忆,好像在线传输那样传过来了。于是,我就到了。”

我们听得目瞪口呆,因为这似乎真的是可行的——除了发送回传那部分。

我:“这样啊……那就是只要记忆过来就好了……你们的地球治疗失忆一定没问题了!”

他:“对,没错。接着说我,我知道我是来干吗的,我要做什么,足够了。至于现在的我是不是心脏不如那边好,我的指甲比这边长了还是短了都是无用信息,只要记忆过来就没问题了。”

量子物理学教授:“你是说有两个你吗?带着同一个记忆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