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还未到来》 波澜(13)

吴敏静在厨房后面的天井里冲了澡,换上旧裙子改的睡裙,躺在床上等苏曼。苏曼的卧室本是十几平方米的房间,弟弟大后,姐弟俩同住一室不方便,就从中分割成两半。她听见屋外的蛙鸣,间或房顶有野猫跑过,“扑通!”砖瓦被翻动的声音。有时野猫和耗子合伙掀翻了屋顶补漏的牛毛毡,响声更大。房间已经很陈旧,几年前成都暴发大洪水,房间漏得实在厉害,苏曼还到她家住了几天。房间旧是旧,吴敏静却特别喜欢。从上小学起她就喜欢和苏曼靠坐在小床上,边吃零食边看书,聊天,议论班里的同学和老师。她们喜欢看《 儿童文学 》《 少年文艺 》《 中国少年报 》《 红领巾 》,后来这些杂志就太小儿科,她们热衷于《 收获 》《 十月 》《 当代 》这样有思想、连大学生都爱看的杂志,最浅薄的也必须是《 大众电影 》《 戏剧与电影 》这样的,流行于中学生中的地摊杂志这“风”那“传奇”的她们不屑看。她们还看了很多当代文学、外国古典和现代派小说。她们认为伤痕文学写得哀婉凄清,知青生活虽然艰苦,但很有深度,有一种哀怨伤感的抒情基调,特别投合她们刚刚萌动的春心。她们甚至遗憾她们这代人已经不可能去插队了。外国古典小说将严肃和浪漫奇异地结合在一起,只是大段历史背景的描绘让人摸不着头脑,也没兴趣去深究;现代派小说却过于生涩,很不好看。苏曼还特别喜欢阅读中外剧本。那些剧本的精湛使得她猛烈抨击她所看过的戏剧。苏曼常常一人饰演好几个角色背诵剧本的段落给吴敏静听。苏今生的画册也被她们翻遍,有一阵子苏曼还用蜡笔临摹过印象派大师的绘画……小屋中的阅读是她们学校之外的精神生活,她们因为有这精神活动而傲视广大同学。

也许这样的日子到头了,吴敏静悲哀地想。苏曼进来了,她和她弟弟一样,松散地夹着拖鞋,吧嗒,吧嗒,声响很大。苏曼坐在床沿抹香脂,又问吴敏静抹不抹,吴敏静讲不用。苏曼声音听起来有些硬,好像气还没全消。苏曼抹完,关了台灯,躺在床上。吴敏静缩着身子,和苏曼躺得很开。香脂的淡淡芬芳在她们中间弥漫。吴敏静很怕苏曼再问她什么,今晚太多的流泪已经使她眼睛隐隐作痛,她只想休息了。果然,苏曼说:“出了啥子事?我根本不相信你愿意读川大。”吴敏静很平静地说父母希望她读,她想想也只好如此。苏曼焦急地说她并不亏欠他们,她给他们带去了多少快乐活力,否则他们的生活更是死水一潭。吴敏静说苏曼这种家庭的孩子永远无法理解她的心情。苏曼被吴敏静的话刺伤了,她反驳道吴敏静非得愚昧到听没文化人的指使吗?吴敏静讲也许她就是这么愚昧,但她不能忘恩负义。苏曼讥讽吴敏静这不是报恩,而是软弱,拿前途开玩笑。吴敏静说也许她从来都这么软弱,她就是这样。苏曼被噎在那里,气急败坏地翻转身去。空气中淡淡的香气散尽了。

小窗户透进来的清亮淡白的月光把两个女孩包裹其中。她们各怀心事,没有出声。她更多还是服从于父母,尽管父母纯属无理取闹,尽管父母根本就不是亲生父母。她们对于恩情的理解并不一致。这种滋味真不好受,她最看重的人并不把她当作最贴心的人,也许她们从根本上是错位的。关键时刻每个人必须得走自己的路,从纯粹自我的角度看待问题。她想着,心像被抽打了一下……她不会懂我,不会。她想干吗就干吗,她是任性而骄傲的,她有资本任性骄傲,她自己却不可以。她比她更想去上海,她比她更想离开家,但她不能。就是不能。她不会懂。她是唯一知道自己身世的朋友和同学,她还是不会懂。事实上没人能代替你懂你自己……她们都感到了孤独,几乎是人生第一次如此强烈的孤独。身体离得那么近,心却从未有过的疏远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