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哥大 (1)

列车甩掉穷追不舍的太阳,喘息着驶进这座有着三百年历史的名城,中央火车站红色信号灯告诉旅客:纽约到了。

晚祷的钟声在远方响起,夜的水声一片灿烂,那高大建筑如石壁凌空,参差错落,在汹涌的夜色里隐现着,支撑起这座城市魔幻般的梦境。

吕碧城没有去晨边高地的哥伦比亚大学,她的下榻处选择了上西区潘斯乐尼宾馆。

三百年前,曼哈顿只不过是哈德逊河口一个荒芜的小岛,住着为数不多的几户印第安土著居民,因着荷兰人亨利?哈德逊的发现,后来荷兰人以六十个荷兰盾小钱,廉价从印第安人手里买下了这座小岛,为之起名曰新阿姆斯特丹。后来几经变故,成了英国人的殖民地,并更名为纽约。十六世纪下半叶,因茶叶事件导致了英美冲突,美国人最终夺取了土地的所有权。随着运河通航、铁路开通,纽约打通了对外联系,人口越来越多,贸易与日俱增,很快成为一个繁忙的商业港埠。

当吕碧城来到上西区专为艺术家设计的潘斯乐尼宾馆大堂,正准备办理住宿手续时,突然有人从她背后拦腰抱住。这突如其来之举,一时将她吓懵了。从旧金山来的时候,有朋友就劝她与同船来的其他留学生同行,因纽约经常发生抢劫事件。然而求学心切的吕碧城还是独自乘了四天四夜的火车,一人来到纽约。然而当她回过头去一看究竟时,身后却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女郎,正向她哧哧发笑:“我是这层楼的主管,住宿的事可以帮忙。”

一切虚惊就这样飘然而去。这是吕碧城到纽约后最早结识的好友,金发女郎成了她的免费咨询者,闲暇时候吕碧城就到服务台与她聊天。

第二天,吕碧城在金发女郎的指导下,到哥伦比亚大学顺利地办理了入校手续。

哥伦比亚大学在中央公园西北部的晨边高地上,初创于一七五四年,是英国乔治二世特批的一所私立大学。成立时只有一间教室,一名教授,八名学生。后来乔治二世亲自为学校捐款,扩大为文科、科学、语言为主的国王学院。美国独立战争后,更名为哥伦比亚学院。因经济的原因,学校几经搬迁,直到十九世纪才迁到目前的学区。随着新闻、教育等学院的加盟,到二十世纪初才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它是“常春藤联合会”最早的成员。

这所大学有雄厚的师资和享誉世界的名教授,如心理学家桑代克、进步主义先驱柯普居、实验主义教育大师杜威,以及客尔白去克、波士、康克林等。他们的校训是:将年轻一代培养成为具有渊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知识以及高超语言能力的高等人才。

吸引吕碧城的不仅是这所学校的校史和名教授,还有她的朋友张默君、康同璧和在国内有着更大影响的顾维钧、胡适、孙科、宋子文、蒋梦麟等人,都出自这所学府。这是一个高端知识群体,他们引领着世界文化的最新潮流。

吕碧城学习安排为两个学年,主修绘画和英语。按学校规定,国外非公派生,一律以旁听生资格完成学业。她后悔晚来了十多年,如果英语过关,她应该是与第一批留美的宋庆龄等人同行,她嗟叹命运的无奈。然而她毕竟来了,终于补上了留美这一课,了却了人生一大夙愿,尽管她已经超过求学的黄金年龄。

学校的学习是快乐而自由的。她常常踩着学院林荫道的光与影来上课,校园的安谧与宁静,消解着她生命的期待与焦渴。这美与静也陶醉着她的心灵,她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仿佛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

同班同学之外,她还结识了与她年龄相仿的校友凌楫民和杨荫榆,常常有诗书往还,交流心得和情怀,好友张默君已从这里毕业回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