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年四月,英敛之从上海回到天津,在紫竹林教堂做弥撒时,他结识了天主教总管柴天庞,此后便有了开办《大公报》的动议。慈禧太后从西安回銮后,下令大赦维新派人士,看到开列的名单中有“英华”的名字,慈禧太后还特意说了一句:“把那个叫英华的也赦了吧。”从此英敛之就以英为姓,连他的父亲也随儿子姓了英。那可是大清皇太后赐给的姓啊!
然而,对于青年吕碧城来说,她却一无所知。到天津之后,老板娘领她从老龙头火车站下车,住进法租界同升客栈。她即刻给方小洲夫人写信,约其会面,商访女校之事。
方小洲是江浙人,早在英敛之夫妇上海避难时相识。后来方小洲来天津海防署谋职,便是英敛之为他牵的线,搭的桥。方小洲回南方娶亲,亦是英敛之为他出的川资,由此可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方小洲夫人在《大公报》馆借住,她接到吕碧城的手柬,无意中被社长英敛之看见,那精彩的文笔立刻将他吸引。紧接着,英敛之夫妇决定与方小洲夫人先到客栈去看望吕碧城,并约她到佛照楼一起用餐。佛照楼(今哈尔滨道四十八号)在法租界,是个二层小楼,光绪二十年(1895年)孙中山北上见直隶总督李鸿章时就住在这里。现在看地方不大,那时在天津称得上楼、园、斋的,已是大型饭店了,住宿兼营饮食,非一般人能住得起。晚饭后英敛之夫妇带她们一起到戏院去看京剧演出,散戏后,英敛之又请吕碧城到报馆与方小洲夫人同住。
那天夜里,英敛之夫妇、张连璧到后楼一起聊天,才得知吕碧城的身世与人生坎坷。
吕碧城原名贤锡,安徽旌德人,一八八三年六月 出生于父亲吕凤岐山西太原任所。
吕凤岐是光绪三年进士,与著名诗人樊增祥同榜,曾任国史馆协修、玉牒馆纂修、山西省学政。
母亲严士瑜,是父亲的继室,安徽来安人,生有四女,吕碧城行三。
光绪十一年(1885年),吕凤岐任满,乞病归皖,遂乔居六(lù)安张母桥附近(汉代武帝时建六安国,封刘庆为第一代六安王,传六代,王莽时被废为庶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吕凤岐因疾发而逝。当时吕碧城才十二岁。因家中没有男儿当家,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早亡,一群亲族以争嗣为由,强行夺其财产,将碧城母囚禁,并以灭门相威胁。母亲无奈,只得带着碧城四姊妹到来安外婆家居住。那时大姐与舅表哥结婚,碧城原订婚事遭汪家退婚,她奉母命跟大姐到天津塘沽舅家居住。舅舅严朗轩在塘沽任盐课司任大使,是清廷设在天津盐政署下一个基层单位的总管,虽官职不高,职权却不小,上管财政税收,下管盐商、灶户的盐业生产销售,自然收入也很可观,薪俸之外,还有不少灰色收入。在后来的日子里,吕碧城一边读书,一边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不读书的时候,她常蘸着泪水写诗填词,打发寂寞的日子。
英敛之望着眼前这位亭亭玉立的姑娘,让她把作的诗词写给大家,或读给大家听。吕碧城不假思索,拿起笔来,一首《浪淘沙》从她的腕下流出:
寒意透云帱,宝篆烟浮。夜深听雨小红楼。姹紫嫣红零落否?人替花愁。临远怕凝眸,草腻波柔。隔帘咫尺是西洲。来日送春兼送别,花替人愁。
这首小词写得玲珑剔透。意在象外,象在意中,一个愁字,写出了乡思的苦闷,而“临远怕凝眸”,更凸现了她此时的心境和意境。一晃六七年过去了,她渐渐长大成人,而怎能一个愁字了得?姐姐没有感受到妹妹的心思,更不用去说那个老而无当的舅舅了。
接下来,英敛之又让她抄了一首过去写的词作《长相思》:
枫叶红,柿叶红,红尽江南树几丛,离人泪染浓。山重重,水重重,水复山重恨不通,梦魂飞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