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中的首战(5)

日人既下辽吉,曾有不向北满之宣言。而包藏祸心,显非真意。盖以中东路有苏俄关系,若由正面进兵,难免别生枝节,不如利用张海鹏,由洮昂线往取黑垣入手,则哈尔滨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复有张景惠供其驱策,于攫取该处之政权、路权,可以事半功倍,而祸遂及于黑矣!……

张海鹏部伪军是沿着洮昂铁路进军的。洮昂铁路自洮南一直通到黑龙江省昂昂溪附近的三间房,长220公里。1925年5月28日开工,1926年7月15日竣工。关于洮昂铁路有这样的说法,1927年铁路修到泰来县时,“日本人提出中国违反了中东铁路沿线30里不得修筑铁路的条约,表示强硬抗议”,铁路被迫停止了修筑,这里距昂昂溪尚有的一段路程,只能以公路上的汽车运输进行补充了。

洮昂铁路通过嫩江的铁路大桥,当时是一座木桥。当时称为哈尔葛(或称哈拉尔葛)江桥,“哈尔葛”、“哈拉尔葛”都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黑色的崖岸”。1931年10月15日,徐景隆率部到达了江桥一带的嫩江之滨。于是,在这嫩江的黑色崖岸边,以“江桥”作为名称的抗战即将就此展开了。

10月15日这一天,就张海鹏来说,是洋洋得意的一天:一是他的先锋部队在得力干将徐景隆率领下已进逼齐齐哈尔城下,日军当天也出动飞机恐吓齐齐哈尔军民了;二是他当天正式就忍了“蒙边督办”的职务。大概是为了显示不是接受张学良的委任才担任此职务,张海鹏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受到蒙边地区各地“拥戴”,他无法推辞的丑剧。《盛京时报》为此发出报道《十旗十县所公举镇帅敦蒙边司令》,不过刻意把张学良委任的“蒙边督办”的职务改称“蒙边保安司令”,以和张海鹏宣布“独立自治”时的“边境保安司令”混淆:

洮南自辽省发生事变后,蒙古十旗王公及辽北十县代表,均行莅洮,大开会议,公举张仙涛镇帅为蒙边保安司令,却之不可,遂于十月十五号就职视事矣。

实际上到了10月15日,东北军上层也发觉了“脚踏两条船”的张海鹏已投敌了,驻北平副司令行营情报处长沈能毅当天发出的电报记载:

日通信社宣传,洮辽镇守使张海鹏今率部至黑龙江宣布独立,因电信均为日方破坏,一时尚难证实。惟昨日哈埠来电谓,张以七十老翁受日人黄恿利诱胁迫,又受恭王封号为黑龙江将军,遂在日军枪尖下偕日本政客黄恿等率部向卜奎(注:卜奎为齐齐哈尔旧称)进发……

到了1931年10月16日,该情报处长又在电报里通告了前一天日军飞机给张海鹏助阵的情况,其中已明确使用了“张海鹏叛军”的提法:

本日下午一时有日军飞机一架由洮南出发,旋向泰来掷弹二枚,复到省城旋转数周而去。查日军掩蔽张海鹏叛军进取黑龙江省城,飞机并越过中东路向泰来镇掷炸弹,其居心可见,上电足为铁证。

也正是在日本飞机来助阵的次日(10月16日),当张海鹏部伪军的先锋部队在徐景隆的率领下,沿着洮昂铁路进抵了嫩江南岸的时候,代表日本人立场的《盛京时报》,以这样明目张胆的“嚣张”标题,“欢呼”张海鹏部伪军的进军——《张军振旅进逼,齐齐哈尔休矣》。报道里竟狂妄地宣称:“观其形势,张军于十五日中即可进占该城(指黑龙江省的省会齐齐哈尔)”。

但是10月16日在沈阳出的《盛京时报》,没有及时得到张海鹏部伪军与黑龙江省省防军交战的消息。在《盛京时报》代表日方发出“齐齐哈尔休矣”的欢叫时,抗击伪军的战斗,其实在嫩江岸边的铁路桥附近打响了,著名的江桥抗战也从此揭开了帷幕。

而在10月17日此战斗打响的消息从哈尔滨发到了沈阳时,当天《盛京时报》已排版完成,大概已在等待印刷了。在不知道黑龙江省省防军已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盛京时报》在其印好的版面上,紧急补印新闻的方式,发出了这样的消息:

(哈尔滨十六日电)张海鹏军与黑龙江军在齐齐哈尔城外开始战斗,形势激烈,胜负未分。

2-13《盛京时报》补印的新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