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抵抗”的鲜为人知内幕(5)

因为蒋这样说,何应钦、汪精卫说得更厉害了,何应钦说:“日本有多少烟囱,日本人有多少工厂,我们如何能比,不抵抗还可支持几天。”

直到1933年7月,蒋介石还公开发表了“不能抵抗”的演说:

我们有什么方法来抵抗敌人复兴民族呢?是否现在这时候,竭力来准备国防,拚命的来制造飞机大炮,就可以和他来作战吗?各位将领一定也知道,不仅是我们现在临时添置武器,整顿国防,已来不及,不能和他抵抗;就是从现在起,大家同心一致,专在这一方面来努力三十年还是不够,到那时候,说我们想靠物质的力量,可以战胜日本,那还是等于做梦……

我们的军人,到处受敌人的胁制,得不到一点国防的掩护,敌人时时在监视着我们,随时来扰乱我们,可以制我们的死命!今天他要派兵到什么地方,马上就可以到什么地方,他要派兵舰到什么地方,马上就可以到什么地方,如其海陆军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就用他的飞机随时派来掷弹轰炸,制我们的死命!现在我们整个国家的生命,民族的生命,可以说都在日本人的掌握之中,没有方法可以自由活动一点!

蒋介石上述演讲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意思很明显。而这种嵌入了决策层骨子里的软弱和退缩,才是“不抵抗”最深层次的根源。

1-20日军于“九一八”事变里俘获的中国士兵

近年来,有人寻找着蒋介石当时“准备抵抗的方针”的证据,常常以国民党党史会在《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里刻意收录的一份电文举例,1931年9月22日,蒋介石批复:

烟台刘师长:日军侵略,已提出国联。此时我国应上下一致,严守纪委确定步骤,勿为日人借口。故先劝告民人,守秩序,遵公法,勿作轨外行动,以待国际公理与国内之团结。如果敌海军登岸,则我方划出一地严阵固守,以待中央之命令。此时须忍耐、坚定、镇静,谨守之。 中正养午。

实际上,国民党党史委在史料集里刻意收录的另一份电文,是与给刘珍年的电报内容矛盾的,9月25日蒋介石曾致电韩复榘:“应在潍县多加兵力,以防日军由青岛或烟台侵入济南,我军决在潍县附近与之抗战,全部计划容另颁发”。

这一份电文里,“与之抗战”的地方竟又变成了山东腹地了,本应是抗战第一线的烟台和青岛,都不再考虑“抵抗”的问题,直接当成日军的前进阵地了。而此前“下令”刘珍年在胶东半岛的烟台沿海“划出一地严阵固守”的情况却又只字不提,“容另颁发”的作战计划更是在有关档案里不见只言片语。

更值得注意的是,九一八失事变之后多家媒体都曾刊登过类似这样的报道:9月22日后,山东烟台龙口报告日军已登陆。例如有一篇《日军又在龙口登陆 便衣队迫使我军移开》的报道:

日军便衣队百余人,已在龙口登陆,并迫使我军移开。又有日轮龙平丸号载日本陆军百余名有进口的模样。

又如这一篇《日便衣队在龙口登陆》的新闻:

【南京二十二日下午发专电】龙口商会电外(交)部,日军便衣队百余人,已在龙口登陆,并请我军移开。又有日轮龙平丸号载日本陆军百余名,有进口的模样。

各报纸的报道实际上大同小异,其主要区别在于是“请”还是“迫使”我军移开。在自己的国土上,给另一国军队驱离了防区,这样的军队难道还可以称之为是受了日军之“请”而移开了阵地吗?

更有天津的《益世报》直接发布了日军已占烟台的报道:

【南京二十一日下午十一时本报专电】(外)交部接烟台电(报)局急电,日本海军登陆,马(廿一)占领烟台,刘珍年率部撤退。

在日军肆虐东北各地的背景下,读者们突然看到日军已在山东登陆的新闻,其惊愕的心情是可想而知了。而此类扑朔迷离的消息发出后,没有中国军队“划出一地严阵固守”,进行抵抗或是准备抵抗日军登陆的消息。倒是有这样的报道:

据报龙口发现便衣日军,停泊彼处之永翔军舰,开驶他往,以避冲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