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壮不努力,老死在内地”(2)

台湾,“回去”的路,向前走

最早看到关于《赛德克·巴莱》,是在@鹦鹉史航的微博(《舌尖上的中国》也是暴红之前由他推荐的,后来这人被封“骂神”,但其实他对《小时代》粉丝的一战,有点胜之不武)。他在台湾看了这片子,午夜场,令当时的我羡慕不已。那时口头禅“我要回台湾”,一个“回”字,十分做作。等隔上一段,把《赛》片看完,对从头至尾的杀戮、不为生而为死的价值观置疑,才发现台湾迷信已自行消除,值得庆祝。

去台湾算早,2009年的首批“大陆贵宾”,受到超规格礼遇。半年、一年、三五年之后,听说情形大不相同。同为首批“贵宾”的一位老师曾预言,台湾的酒店很快就会开始收取转换器押金,亲身钻到桌下帮忙插插头的酒店女经理,亦不会再惊讶地瞪大眼睛反问“为什么会带走呢?”而《太平洋的风》里,向韩寒的朋友赠送隐形眼镜的店主,说不定也与捷运上斥责大陆客违规饮食的老人合体。忧虑并不能阻止任何进程,正如迷信不能促进什么。

台湾的意义,在于展示华人社会的另一种可能。只是“另一种”而已。有一张粉红选票,保持谦和语调,不随手抛掷传统,不那么粗糙与卑微。如港人信赖秩序与标准、信赖体系,台湾民众信赖的是华人的身份、华人的礼义伦理、华人的文化,当初带到狭隘岛上、唯一可以紧紧抓着的生存的信仰。他们相信传承的使命系于一岛一身,所以务必坚持。坚持过度,会输出滥文化,许多文艺、许多总监、许多大师(我所在行业中尤其不少),但也有诚品书店、蒋勋和蒋友柏、大众银行或“水的温度告诉我”那样的作品。若大陆在“五四”之后,没有经历那些文化的曲折,或者我们的样貌也会与之类似,至少多一点优雅。

所以台湾之于我们,称为“回去”也未尝不可。回到令我们从容、丰盛、充实的文化之中,回到对身为华人的骄傲与坚持之中。而“回去”的路,仍要向前走。重看《野火集》,1985年龙应台笔下的台湾,与当下大陆或“内地”种种类似——每个社会都有过不堪的履历;今日也仍有将小马哥列为“失足台湾人”、刻意澄清李安国籍的声音,朝着四面八方争执。但,向前走,是唯一方向。台湾曾成功地用“最低成本”打开经济与政治的封闭,这很值得学习,更值得学习的是背后那条看不见的、属于华人的线索,我们得依循着它,找回自己的信仰。唯有如此,曾经涕泗滂沱地守望,各自清洗的攻守相当,才能抵达同一个地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