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9)

这样的断裂究竟是出版结构调整中的暂时失落现象,抑或一个长期向商业陷缩乃至于历史倾颓时代的必然,这是得认真去弄清楚并对付的问题,但此时此刻,你不觉得太可惜了吗?用最现实最白话的语言来说,就差那区区五百到一千个买书的人,或说就差这五百到一千人(原本就可能只买不看)的一小块收益数字,我们让书写和阅读的最有意义需求变成无效,让繁花似锦的书籍图像一夕消失,让人类思维最深厚、最精致、最勇敢、最富想像的那一块失去凭依成为可悲可笑,并开始一个坏的连锁和循环。是,就像因为少了一根铁钉却覆亡了一个王国。

也许真的令人难以置信,台湾这几年如此折磨出版从业人员的大型灾变,我们居然胆敢把它(暂时)化约成五百到一千名读者的缺席。但要不要试试看?试着先把这根小铁钉给钉回去看看,在今天动辄数百亿为基本单位的政治、经济大游戏中,有能力有资源钉钉子的人,乃至于各种钉钉子的手段其实相当多,从政府到民间,从业内到业外,从集体到个人作为,从商业利益到文化关怀。

作为一个编辑,我们自己当然对此有更复杂难以言喻的感受和理解,志业的困难一定持续袭来且一再更新的,解决了这一个还会有下一个,正因为这样,我们会比任何人更不相信有一次的、终极救赎般的收拾方法,我们不会等天上地下的事全弄清楚才行动。因此,我们这不是化约问题,而是试图把千头万绪的困难转化成为可执行的每天的工作,也就是所谓“当日的要求”。这句看似平淡也不安慰人的话,正是出自于那个睿智、悲苦、心思清明如水、且拒绝任何方便解答的人口中,这个人就是马克斯·韦伯。一个够好的编辑也许不必知道韦伯就已经这么做了。但再听一次这样的话仍有助于我们的勇气、决心和内心平靖:“如果每个人都找到他自己的精灵——那一个握着他生命纺线的精灵——并且服从它的话。这个教训,其实是平实而简单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