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历史的长歌(三)

秦以后,中国境内族群众多,势力强大,边患愈演愈烈,真正成了历代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长城不是一道简单孤立的“挡马墙”,除烽燧城堡,还以城墙为支撑,构筑纵深防御体系。早期用材,因地制宜,东部主要用山石垒砌,中部主要用黏土夯筑,西部主要用芦苇、红柳与沙土层层垒起。西周时,筑土堆,立烽燧,日烧柴烟、夜以燃火报警。汉代从玉门关至长安信息传递,仅用四十个小时。明长城依山傍水,因地形制塞,在山地踞峰脊,在平原扼要冲,依长城控制水源、绿洲和交通隘口,使来犯之敌因得不到补给被迫退缩。八达岭长城,外有岔道城、再外有独石口,内有居庸关、南口,还有屯兵城堡、烽燧、敌楼,铸就纵深防御体系。金山岭长城以敌楼( 库房楼 )为核心,外有三道立体防线,易守难攻:西有南北支墙,并两座敌楼专施火炮,遇敌击又利用支墙反击,腹背夹击;敌楼左右侧翼,各筑圆形瞭望台和挡马墙;敌楼脚下是战台,设密集射孔,摆脱了长城一线防御的被动。明代二百七十年,从未停修长城,工程之浩大、技术之先进、结构之坚固,超越秦汉。这实际是面对蒙古、女真侵扰,毫无底气、毫无自信的表现。等长城修好了,国库掏空了,人民激怒了,大明也该亡了。1644年4月24日,多尔衮率十五万清军,直扑九门口长城,突破山海关,直逼紫禁城,推翻了明王朝,崇祯帝自缢于煤山。17世纪中叶,沙俄不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在雅克萨大败敌军,双方签订《 尼布楚条约 》。为防沙俄卷土重来,1691年古北口总兵上书,奏请拨款加固长城。康熙却认为扫平边患在守国,守国之道不在修长城,而在修民心。人心归顺,才是扫平边患保卫江山的真正长城。历代中原王朝都在筑墙固池,一直都在防御比汉人少得多的族群,防防防,到头来防不胜防。

长城,保护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也养成封闭自守的狭隘民族个性。

游牧民族除放牧羊马外,需要中原的铁器、茶叶、布匹、丝绸等,只有不顾一切攻越长城,来掠夺。而长城,实为一道藩篱,客观地阻隔了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相互依存发展,各自封闭生存,随着岁月流逝,就铸成一种封闭自守的狭隘民族心理。但是,长城作为农耕区与游牧区分界标志,使双方各得其宜,促进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诞生。农耕区比游牧区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技术水平高,尤其定居,大大推动汉民族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加快了文明进程。而游牧区生产力低,资源有限,不断迁徙不安定,大大延缓文明进程。然而,冷兵器时代军事力量并非与文明进程相随,游牧民族机动作战能力强,农耕文明对其有极强诱惑,游牧民族对中原构成持久威胁。而长城防止他们入侵,也激发游牧民族学习汉文化,提高生产力,推进游牧文明。世界许多古文明断代、甚至消失,而长城始终在维护中华文明不断发展,与封闭自守的民族心态比,仍是主流。不过,封闭自守的民族心态,最终演变为夜郎自大,眼界越来越狭小,自以为处于世界的“中央之国”。盲目排外,一度制约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吸收一切文明,发展自我、壮大自我的历史机遇,甚至出现亡国危机。不过,也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防守型民族,她从不“走出去”无端敛取异邦财富,可谓一个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

长城,足让海内外华胄自豪、自信、自强,也曾叫人悲伤、悲叹、悲切,是世界的绝响,历史的长歌。

2011年10月10日感发金山岭长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