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有一些店主有心改变店面风格,跃跃欲试,却无人敢真正去做。王卓努力将伯父劝服。他说:“要与众不同才能脱颖而出。况且现代中国代表的是开放与富贵,时代在变,我们也要随之改变。民俗,也可用高雅的方式来表达。”
周一餐馆不用营业,王卓利用其中的几日,与几名员工齐心协力,将那些不大的工程一步步完成。
他扔掉了代表中国特色的万字纹旧盘碗,选了一批纯白的椭圆餐具,衬以玫红的桌布。
光是视觉的冲击力,就已大胆地让伯父吃惊。室内的假花被换成了新鲜花草,小雨帮他们选了些好养的植物,给点阳光与水即会长得郁郁葱葱。
杂乱又细碎的中国装饰全被摘下,幕墙玻璃也不再受遮挡,大方坦荡地展示店内景象。
他们刷掉了内墙上的仕女图,撕去了那些旧壁纸,墙面全漆成纯净的乳白,几根嵌在墙里的圆柱与外面的门厅是热烈的中国红,呼应店内的家具。
灯光得到重新布置,小的拐角处及主厅的墙上被贴上了镜子。王卓把多余的桌子扛到楼下,那里只在团体包餐时才用得上,也不怕多几张桌子。
完工后,伯父几乎不再认识自己的店。有了强烈的对比,他才意识到以前的餐馆形象太阴暗陈旧。
伯父内外巡视一圈,说:“拿掉几张桌子真的很不错,一下子宽阔许多。我们翻台的速度比较快,有几张桌子长年用不上。只是以前就这么摆着,我也没动过改变的心思。”
王卓看了一眼伯父,心想,他心里只有闪亮的手术刀,餐馆不过是谋生的手段,没有热情当然不会有创造力。
改变的不仅是餐馆外观,还有经营模式,不但更贴合法国人的饮食习惯,又可在工作不增多的情况下增加营业额。
因选择了比较便宜的水运,王卓从中国定做的物品一个多月后才到巴黎。他带着餐馆资料去海关清关,在机场结识了一位带中国旅游团的导游。
一切就绪之后,餐馆在圣诞节前正式转型。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已经对新老客户做了足够多的宣传,所以这个过渡平稳安静。
事实证明了王卓的做法非常好。他们的工作量并未增加太多,营业额却明显涨了上去,一度让伯父以为算错账目。
那名导游亦时常带团光顾。王卓并不因是团餐而马虎敷衍,给导游提成又慷慨爽快,总是当天接当天给付,口碑极好。许多导游慕名而来,主动寻求与他合作。
新年过后的客流量如巴黎的温度一样直线上升,二○○一年四月,他们不仅增招了几名服务生,长年冷落的楼下大厅也被用上,这个发展速度连王卓也未预料到,只好如法炮制地把楼下也简单装修了一下。
华阳餐馆的改变与业绩都是那么显著耀眼,惹得周围犹在观望的中餐馆纷纷效仿,街边被扔出许多古旧蒙尘的装饰,遮遮掩掩的重幔厚帘也被撤去,整条华人街都因此显得明亮整洁许多。
一旦有人夸奖王卓,伯父定会笑逐颜开,免费请人喝酒,再要听上几遍才行。
王卓实在不好意思,说:“我只是抄袭中国一些好餐馆的经验,如果你们再回国看看,会发现中国人现在的生活质量很高,大家都懂得享受。”
伯父闻言叹了口气说:“又是几年没回去啊。不过你来了,我回不回中国也无所谓。”
伯父本就信任王卓,又发现他的能干远胜于自己的估计,店里的事也不再操心,放手由他说了算。王卓毫不遮掩的锐利与果断惹来伯母的十二分不满。